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区域内住房需求受人口特征、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某研究团队测算的2010-2050年辽宁省住房需求,该团队随后以辽宁的预测数据推广到东北三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辽宁省常住人口数量的减少,目前没有导致住房总需求下降,可能由于(     
A.迁出人口回辽宁购房养老B.迁入人口在辽宁投资房产
C.城镇化的持续推进D.居住空间需求提升
2.研究团队以辽宁的预测数据推广到东北三省,主要考虑东北三省(     
①地理位置相邻     ②产业结构接近       ③发展阶段相似
④交通联系紧密     ⑤开发历史相近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2 . 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大量流出,出现了数量众多的老人、儿童等留守人员。在这些地方人口的大量流出反而推动了当地留守人群从乡村迁移到县城和乡镇驻地居住,进而提高了当地的城情化水平。有学者将这种城镇化过程称之为“生活城镇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这些农村地区出现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主导因素是(     
A.环境B.经济C.气候D.教育
2.推测这种“生活城镇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A.当地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多B.当地农村社会福利低
C.当地农村收入低D.当地城镇住房条件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天津。近年来,由于城际就业、居住等条件的差异,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和生意人在京津城际高铁上演绎着“双城记”,他们以每日、每周、每月的周期奔波在这条线路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工作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B.在北京工作体面、声誉好
C.北京劳动密集型工业发达D.北京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
2.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演绎“双城记”得益于(       
A.政策支持B.交通改善C.人口老龄化D.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4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近一年的人口增量是反映各省(区/市)发展基础、成熟度和活跃度的指标,可以反映各省(区/市)发展的潜力。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气泡大小表示近一年的人口增量,气泡越大,增量越大,空心气泡表示人口减少。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常住人口在8000万以上的省区均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B.京、津、沪、辽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疏散导致人口减少
C.东部地区的城镇化率总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
D.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近一年的人口增量之间相关性较大
2.广东与西藏相比(       )
A.广东自然资源丰富,所以人口增量大B.广东常住人口多,所以自然增长率高
C.西藏面积大,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D.西藏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城镇化率低
5 . 读“我国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2.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12-13高三·湖南·阶段练习
名校
6 . 寒假,王教授回老家过年。在其家乡(某县城)某路口统计了车流至和车辆信息,情况如下表。据此回答各题。

1.从表中信息,可以确定
A.由于该地工业发达,外来车辆较多
B.大年三十,因回家过年本省车辆较平时少
C.该地是旅游胜地,外地移民较多
D.统计时段,车辆数量和户籍构成差异均大
2.若车辆构成的变化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引起,结合材料可以推测,王教授的老家是
A.安徽B.云南C.新疆D.广东
3.大年初六王教授的老家气温骤降,大年初七王教授驾车回广州。大年初九,回到广州的王教授也感到气温骤降,则
A.途中气温逐渐下降,边走边加衣服
B.途中会遇上了降雨和大雾天
C.出发时老家雪过新晴,气温回升
D.一路上东南风强劲,阻碍行程
2019-01-30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高三2月月考地理试卷

7 . 每年春节期间铁路客运都要面临巨大的“春运”压力。由于春节前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出现重叠,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客流压力最大。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春运期间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的客流压力,反映出(       
A.春运客流方向主要在城市之间B.当地已进入逆城市化发展阶段
C.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出区D.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入区
2.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说明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       
A.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B.政治因素、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其他因素
2019-06-19更新 | 200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题
8 .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图5示意近年来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3个城市外来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多来自邻近省份B.外来人口数北京>上海>广州
C.西部省份所占比例最高D.人口流出区为经济落后地区
2.大量外来人口给超大城市带来的影响没有
A.促进城市经济发展B.加重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
C.加剧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D.增加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负担
2018-08-0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地理试题

9 . 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的地方,有一个“陕西村”。村民是一百多年前从中国的陕西、甘肃逃到这里的回民,已从当年的三千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十二万人。他们对内依旧用陕西方言,仍然保留着一百多年前原汁原味的陕甘风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西村”的出现主要体现了哪种人口现象(     
A.单一的人口机械增长B.单一的人口自然增长
C.国际人口迁移D.国内人口迁移
2.推测产生上述人口现象的主要成因(     
A.政治B.文化C.气候D.环境
3.结合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②文化都是非物质的
③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④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0 .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

率(人口机械增长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人口迁入和迁出而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化)
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示上海市人口总量达到最多的年份是
A.2007年B.2008年C.2011年D.2012年
2018-04-2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