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从1973年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已累计少生人口3亿以上,但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出生率,预计到2010年人口将达到14亿,到2050年将达16亿,这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以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的人口增长趋势,无疑对我国的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压力。

材料二   新中国人口增长图


材料三   我国人口形势严峻,为了摸清全国人口状况,2000年国家组织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除了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外,国务院还强调对外资企业、三资企业和娱乐场所要认真清查登记。


(1)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
(2)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______。提倡晚婚、晚育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到1980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______________,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比重是很______________(填“低”或“高”)的。
(4)我国各种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_______,原是______________
(5)第五次人口普查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尽管投入人力多,但统计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国内自发的人口迁移                           D.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
(6)为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图中的______________
2019-04-1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改革开放以来,常住外来人口(指非本地户籍却居留于该地半年以上的外来省市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从业人员主力军,下表为2011~2015年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量(万)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城市20112012201320142015
上海37.432.9734.7210.53-14.77
北京37.531.628.9163.9

1.2011~2015 年期间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调整B.生活质量较差C.经济水平下降D.房价上涨过快
2.2014年、2015年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增量较北京下降明显,是因为上海
A.房价上涨速度超越北京B.城市环境质量较北京差
C.经济的发展水平较北京低D.周边城市群发展较北京快
2010·福建·三模

3 .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下图为“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B.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南迁移趋势明显
C.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西迁明显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迁移没有关系
2.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A.江南丘陵B.青藏高原C.四川盆地D.东北平原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0.6%~0.7%,2015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17年达0.8%。


(1)指出2010年安徽省常住人口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其原因。
(2)说明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说明2015年以来安徽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2019-07-11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地理试题
5 . 下图是东北和广东的GDP和20-39岁常住人口占全国比例,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东北和广东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受人口迁移的影响,广东省青壮年比例会增大,广东省的自然增长率会上升
B.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东北青少年儿童比例会增大,东北的人口增长率会上升
C.刺激广东省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
D.刺激东北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 -低型向高低高型模式转换
2.两地的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大量迁入广东,促进广东经济高速发展
B.2006年20-39岁人口的过度增长使广东GDP占全国比重下降
C.只有使20-39岁人口比例上升才能使东北GDP占全国比重转为上升趋势
D.东北人口的这种变化会制约东北的经济发展

6 . 2015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从此前的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有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反向回流的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我国人口流动
A.主要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B.流动方向主要在城乡之间
C.不利于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D.流入区域第一产业比重高
2.流动人口回流,可能是中西部地区
A.居民收入水平高B.生态环境质量好
C.基础设施更完善D.承接了产业转移

7 . 城市常住人口不等同于户籍人口,下图为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B.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
C.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断上涨D.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
2.缩小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拓宽住房保障渠道B.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C.加快大城市的产业升级与转型D.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3.自2014年开始,两类城镇化率差异呈减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
A.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
B.城镇内就业机会减少
C.农村人均耕地增多
D.户籍管理趋严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农村青年进城工作,很多地方出现“空心村”现象一很多宅基地处于空置状态,主体居民是妇女、儿童、老人。从整体趋势来看,相对于城市的繁荣,我国农村陷入相对衰败之中。如何整治“空心村”,优化这些地方的交通规划、生活设施、居住环境,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空心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资源紧张B.矿产资源枯竭
C.人力资源流失D.水资源贫乏
2.与我国农村空心化现象伴随出现的是
A.逆城市化B.再城市化
C.城市老龄化D.郊区城市化
3.为解决“空心村”问题,以下措施有效的是
A.强行推广大型农业机被使用B.禁止人口迁入城
C.全面开展乡村旅游D.加大土地流转规模

9 . 由于水、土、光、热资源的优势,新疆棉花连续20多年产量全国第一,奠定了新疆在国内棉花生产中无可撼动的地位,形成了“中国棉花看新疆”的格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其他地区棉花成熟后需马上采摘,但新疆棉花成熟后可集中采摘,其主要原因是新疆
A.棉花质量好B.机械化水平高
C.灌溉水源不足D.气候干旱
2.近年来,前往新疆采摘棉花的外省农民工有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有
①新疆机械化水平提高  
②交通费用的增加
③农民工就业机会增多  
④国家政策的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限制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
2019-05-25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

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A.开发了新资源B.人口密度低
C.交通条件改善D.市场广阔
2019-01-30更新 | 2905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三九月入学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