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3 道试题
1 . 基于粤、苏、贵、桂四省区1990年的省际人口迁移、自然增长率、老年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专家预测了2050年这四个省区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产生图中变化趋势的最直接因素是(        
A.省际人口迁移差异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老年人口数量变化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上述因素对四省区城市化水平产生的影响是(        
①广西城市化水平降低       ②贵州城市化水平降低
③江苏城市化水平提高       ④广东城市化水平提高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2 .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
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
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
④贵州人口净减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
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
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2016-11-27更新 | 960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3 . 下图为我国2010年省级行政单位(台湾、港澳除外)人口迁入率(甲图)和人口迁出率(乙图)分布图(单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010年山东省人口净迁入率可能为
A.0.6%B.0C.-0.4%D.-1%
2.下列省区迁出人口数量最多的可能是
A.青海B.河南C.云南D.山东
3.广东省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便利B.矿产资源丰富
C.经济发达D.气候温暖湿润
2016-11-27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四川省高中毕业班名校联盟测试一文综地理试卷
9-10高一下·陕西西安·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名校
4 . 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       )
A.工作机会多B.生活困难、质量低
C.公共设施不足D.失业率、犯罪率高
2016-11-27更新 | 148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5 . 下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①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②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③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④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①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吸引人口迁入 ②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③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④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11-2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热身(最后一模)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名校
6 .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变化统计图(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四地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B.乙地迁入人口少于自然增长的人口
C.丙地人口迁入多于迁出
D.丁地迁出人口少于自然增长的人口
2.关于四地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就业机会最多B.乙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C.丙地就业机会最少D.丁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7 . 城市不同功能区发展程度的差异,可以通过功能区人口迁移结构反映出来,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在某年的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数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
A.商业区B.住宅区
C.工业区D.行政区
2.该功能区内最迫切需要增加的功能配套是(  )
A.养老院B.医院
C.职业学校D.小学
2016-11-26更新 | 665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说,A表示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国家。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B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
(3)从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来看,A类国家主要是迁___地,B类国家主要是迁______地。
(4)A类国家人口年龄构成容易产生的社会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B类国家面对其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
9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 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



(1)依据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

杭州是该地区的重要城市。下图为“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2)读上图, 描述图中杭州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
(3)上图显示,杭州在1964年(二普)之前和2000年(五普)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分别说明其直接原因。

江南水乡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下图为江南水乡景观图。



(4)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上述景观的形成原因。
10 . 读关于中国人口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三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按年龄)相等的部分,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国家
日本
巴西
瑞典
尼日
利亚
中国
韩国
世界
平均年龄
中位数
44.6
28.9
41.7
15.2
35.2
37.9
28.4

(1)材料一反映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出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