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下图为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河流流量较大,但货运量较少,主要原因是(       
A.无法实现河海联运B.河流结冰期长
C.河流沿岸资源匮乏D.河流流速较快
2.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A.人口密度低B.开发了新资源C.交通条件改善D.市场广阔
2020-03-02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2019年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根据电商平台所呈现的收货地址变化,展开分析并发布了《2019基于京东大数据的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京东平台大数据充分覆盖流动人口、动态呈现人口变化,为现有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益补充。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京东根据电商平台所呈现的收货地址变化获取的人口流动数据的最大优点是
A.覆盖面更广B.准确性更好C.时效性更强D.误差率更低
2.分析图中四城市数据,可以看出
A.北京人口流动性最强B.上海人口增长最缓慢
C.四城市规模都在缩小D.广、深人口规模相当
3.据京东数据显示,与北京相比,上海、广州、深圳人口迁移以周边城市较多,说明三城市地区
A.进入了逆城市化阶段B.城市已经均衡化发展
C.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D.都市圈发展的水平高
2020-02-05更新 | 740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诊断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3 . 自然村是指自然聚居形成的村落,一般多个自然村共同设立一个村委会,便组成了行政村。下图为1990-2017年中国自然村数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中国自然村数量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1990-1996年B.1997-2000年
C.2004-2007年D.2010-2014年
2.我国自然村数量变化
A.说明人口的分布趋于均衡
B.反映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
C.是由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创业造成
D.主要受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影响

4 . 东北地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从1980年的1297.9万,锐减至2014年的473.9万。图示意东北地区近25年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占全国小学在校学生数的比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东北地区人口出生率陡降时期始于(   
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9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1世纪10年代
2.1980—2014年东北地区小学在校学生人数减少的主因是(   
A.人口政策B.移民外迁C.医疗水平较低D.老工业基地衰落
3.2030年后东北地区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人口迁入压力增加B.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社会养老负担减轻D.劳动适龄人口陡减
5 . 人口金字塔中,各个年龄性别组相加,构成了总人口。如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
A.政局动荡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D.自然灾害
2.该国最可能位于(  )
A.北美B.西亚C.西欧D.南美
2019-09-15更新 | 274次组卷 | 4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收缩城市”是指城市人口逐渐流失、失去经济发展活力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城市人口总量减少、发展用地空置及产业经济衰退等。辽宁抚顺市和甘肃玉门市是我国著名的煤炭、石油工业城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辽宁抚顺市和甘肃玉门市如今成为收缩性域市的根本原因是(        
A.资源枯竭B.出生率低C.交通落后D.位置偏僻
2.针对抚顺和玉门等城市的收缩,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①扩大城市用地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鼓励积极生育   ④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下图为我国某省(市、区)人口跨省迁移示意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迁出的人口主要是(        
A.少年儿童B.青壮年
C.大中学生D.老年人
2.导致该地甲年龄段人口迁出率高的主要因素是(        
A.文化因素B.家庭因素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3.推测该省(市、区)最可能属于(        
A.上海B.浙江
C.广东D.广西
4.人口迁出对该区域的影响是(        
A.缓解老龄化B.增大就业压力
C.缓解人地矛盾D.加剧环境污染
8 . 人口流动改变区域经济,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年)》,截至2014年末,全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2.47亿,下图为2014年外出农民工流向地区分布及构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农民工流动特征中叙述正确的是
A.农民工流动以省内乡外流动方式为主B.小城镇农民工流动多为跨省级流动
C.外出农民工数量约为流动人口的一半D.城市行政级别越低,流动人口数量越多
2.目前中国人口流动对人口流出地的影响有
①老人、儿童留守,生活困难       ②自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③加快农村地区观念更新     ④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9 . 下图是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以县为单位)个数占比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0年中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高于西部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A.位置B.资源C.技术D.经济
2.影响2011年—2016年东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快速增长B.产业转型升级
C.经济发展滞后D.交通条件完善
3.根据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的变化,推测对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耕地资源压力减轻B.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C.环境问题得以根治D.经济逐渐失去活力
2019-07-08更新 | 498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农村青年进城工作,很多地方出现“空心村”现象一很多宅基地处于空置状态,主体居民是妇女、儿童、老人。从整体趋势来看,相对于城市的繁荣,我国农村陷入相对衰败之中。如何整治“空心村”,优化这些地方的交通规划、生活设施、居住环境,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空心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资源紧张B.矿产资源枯竭
C.人力资源流失D.水资源贫乏
2.与我国农村空心化现象伴随出现的是
A.逆城市化B.再城市化
C.城市老龄化D.郊区城市化
3.为解决“空心村”问题,以下措施有效的是
A.强行推广大型农业机被使用B.禁止人口迁入城
C.全面开展乡村旅游D.加大土地流转规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