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2000-2010年,全国户籍人口分布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而常住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下图示意2000-2010年我国常住人口重心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2000-2010年全国户籍人口分布重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政策D.经济
2.2000-2010年,我国人口整体流动方向是向()
A.东南B.西南C.南D.东
2020-06-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武胜烈面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口普查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意义重大,它可以了解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人口迁移和人口素质等,为各级行政机构进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决策提供依据。2010年我国以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面图甲示意2000年与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数,图乙示意2000年与2010年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对比。


(1)2010年与2000年相比,上海市常住人口增加了约628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增加了552万人。与全国同期相比,上海市的人口增速特别快,试分析其原因。
(2)结合图乙说出目前上海市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并简述其对上海市产生的影响。
(3)结合图乙说出上海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统计公布:2019年3月1日,为期40天的铁路春运圆满结束,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1亿人次。完成下面小题。
1.春节前的人口流动方向主要为
A.农村到城市B.城市到城市C.城市到农村D.农村到农村
2.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直接影响因素是
①经济因素       ②社会文化因素     ③交通运输     ④国家政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海南,因为独特的热带风情,每年春节期间都会迎来大量的游客。2018年春节期间,由于天气影响,海南的过海车辆大量滞留,个别地方滞留时间超过24小时。


大量外来人口对海南发展有哪些影响?

5 . 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等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徙潮。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
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
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
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
2.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D.政治因素
6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

材料二:“候鸟式”养老最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8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阳光花城”的转型升级。

材料三: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在中亚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气管道,在霍尔果斯口岸与我国境内管道相接。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



(1)材料一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__________现象,这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有哪些有利影响?
(3)由材料三,简述管道运输方式的优点。
(4)说明油气管线的建成对中亚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0-02-0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目前我国中西部大量青壮年大半外出务工,政府解决了大量随迁子女上学问题,而在中西部出现大量“空巢”老人现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
2020-02-0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10·福建·三模

8 .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下图为“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B.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南迁移趋势明显
C.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西迁明显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迁移没有关系
2.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A.江南丘陵B.青藏高原C.四川盆地D.东北平原
9 . 下图为1953—2010年中国东南部和西北部面积和人口分布比重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1953—2010年东南部人口比重变化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A.东南部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B.东南部人口大量迁向西北部
C.西北部属少数民族多,新出生人口众多
D.东南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比重增大
2.中西部地区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城镇化,其可行性最好的路径是
A.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吸引农民就业
B.鼓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C.大力进行房地产开发,吸引农民进城居住
D.对现有工业延长产业链吸引更多农民就业
2020-01-04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猴年春节期间,城乡交通状况来了个大反转,车流、人流密集涌向乡间。乡间出现了如城市的堵车现象,“城堵”变成了“乡堵”。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城堵”变成了“乡堵”说明(   )
A.城市化速度加快B.乡村交通条件改善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城乡居民收入提高
2.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   )
A.家庭B.经济C.教育D.交通
2019-10-05更新 | 370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