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人口流动背后的驱动因素,一是收入差距等经济因素,二是人口管理政策。当前东部沿海地区仍是我国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地区,但是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在采取“控人”政策﹐导致人口增幅减小;安徽、陕西在采取大规模“抢人”政策,且效果非常明显,成为人口净流入的“大黑马”。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人口流动分布(单位;万人)示意图。

(1)说明人口大量迁入给迁入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2)简述安徽、陕西成为人口净流入“大黑马”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3)分析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增幅逐渐减小的原因。
2022-01-18更新 | 1545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铁路春运大数据显示“反向春运”成为新热潮.“反向春运”指部分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而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产生的“春运”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反向春运”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改变B.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C.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D.赡养老人负担减轻
2.“反向春运”给子女工作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环境负担加重B.拉动春节旅游消费C.房租价格上涨D.加剧节假日用工荒

3 .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近5亿。人户分离是指人口现住地与户籍地不同,是人口普查所定义的一种含义最宽泛的人口流动,包括省内流入人口和跨省流入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普查人户分离可以判断我国人口的(     
A.自然增长率B.时空分布C.老龄化D.性别比
2.推测2020年以下四省区,省内流入人口规模最大的是(     
A.黑龙江B.浙江C.新疆D.四川
3.近年来,对我国跨省人口流动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是(     
A.国家扶贫攻坚B.新型城镇化发展C.实施乡村振兴D.中美间贸易摩擦
2022-01-10更新 | 766次组卷 | 8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①人口老龄化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③人口死亡率升高 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①平均结婚年龄降低 ②性别比失调 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④抚养孩子成本增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11-11更新 | 256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年中,老年人在原居住地和养老地之间“钟摆式”来回移动,称为“候鸟”养老。候鸟老人整体经济水平较高,能刺激养老地经济发展,同时也造成冷热明显的半年经济现象。近年来,“候鸟”养老形式在中国悄然兴起。每年入秋后,数十万来自东北、北京等北方地区的老人涌入海南岛,使其逐渐成为重要的冬季养老地。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

(1)海南岛吸引候鸟老人的原因有哪些?
(2)推测候鸟老人在海南岛养老会选择哪个城市,为什么?
(3)分析冷热明显的半年经济现象对海南岛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

6 . 2018年4月发市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将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功能。随着雄安新区的发展,将有大量人口迁入读下图“河北雄安新区区域交通规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带来大量人口迁入,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生态环境因素
2.现阶段,河北雄安新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     
A.逆城市化现象突出B.“大城市病”严重C.农业用地规模扩大D.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3.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有利于(     
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②加大京津冀交通压力③调整优化京津冀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④根治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08更新 | 591次组卷 | 13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开户籍地外出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下图示意1990~2005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变化。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的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
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
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
2.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三农”政策利好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30更新 | 9678次组卷 | 6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与追求数量增长的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提升城镇化质量,致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阶段完成了农村地区农民空间转移,而区域发展越过这一阶段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便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措施中最能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是(     
A.农民工转化成市民B.提高农民工工资
C.增加农民工数量D.农民工在城区买房
2.当前进城农民工呈现"家庭式迁移"的新趋势,主要目的是(     
A.降低家庭生活成本B.获取更高的家庭收入
C.为子女提供良好的环境D.减轻工作压力

9 .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1日,日本国内总人口约为1.2477亿人,较去年同期减少43万人,已连续10年下降。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28.06%,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4个百分点。并且人口向大城市迁移趋势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10年日本人口持续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①女性从业人数增加②劳动力短缺③社会负担加重④城市化问题突出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日本人口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生育率下降B.外迁人口过多
C.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D.“丁克”家庭增多
3.日本人口纷纷向大城市迁移,主要是因为大城市(     
A.通讯发达,联系便利B.环境清洁,居住舒适
C.生活舒适,教育发达D.工作机会多,收入高
2021-02-06更新 | 895次组卷 | 8卷引用:新疆伊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共享村落”是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资产,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下图示意“共享村落”主要用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农村房屋闲置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服务短缺B.基础设施落后
C.生态环境脆弱D.乡村人口迁移
2.“共享村落”建设,可以(     
①增加村民财产收益②满足城市人田园梦想
③促进相关产业发展④加快当地城镇化速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共享村落”实现了城乡居民权益共享、发展共享,顺应了(     
A.产城融合发展大趋势B.区际协调发展大趋势
C.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D.产业协调发展大趋势
2021-01-25更新 | 184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届新疆克拉玛依市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