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流动,各地区人口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图显示某市2020年流动人口各年龄组的人口比重和2010年与2020年流动人口性别比(100位女性与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2020年流动人口性别比与2010年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降低B.产业结构调整C.人口老龄化加重D.教育水平提高
2.流动人口变化对该市农业的主要影响是(     
A.农村劳动力流失B.种植业结构优化
C.粮食总产量减少D.农产品市场萎缩

2 . 技术进步对人口分布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1790~1870年,随着蒸汽机等技术的应用,美国人口更加趋向临河分布;1870年后随着电力、机械等技术进步,美国的用水来源结构随之变化,河流对人口分布的重要性相对减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1790~1870年美国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①工业②农业③内河运输④公路运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870年后,美国用水来源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     
A.河流水比例上升B.河流水用量减少C.地下水比例上升D.地下水用量最多
2023-06-10更新 | 12357次组卷 | 34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先后经历了高速增长(1949~1965)、稳定增长(1966~1978)、低速增长(1979~2010)和负增长(2011年至今)四个阶段。下图示意1949~2020年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及增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1949~2020年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及增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住人口呈增长趋势B.高速增长阶段持续时间最长
C.稳定增长阶段人口增速稳定D.低速增长阶段人口增幅较小
2.2011年以来,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及增速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受寒冷气候的影响,东北地区许多中老年人迁居海南等省生活
B.东北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过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加速了人口外流
C.因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过重,东北地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低
D.严格贯彻落实我国人口政策,使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在低水平
3.针对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现状,今后应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实施积极人口政策②推进产业转型升级③大力优化营商环境④加快资源开采速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6-02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如今走在全国各地的许多城市,都能听到一口带着东北口音的东北人声音,东北人闯天下似乎已是见怪不怪的事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200万人。近年来,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在三亚居住的哈尔滨籍人已达20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城市最可能成为东北人口最大迁入地的是(     
A.北京B.上海C.广州D.深圳
2.哈尔滨人每年10月至次年4月迁到三亚居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B.交通的发展
C.家庭因素D.气候因素

5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中国在2020年开展的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图是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情况数据图(图中城镇人口指城镇常住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反映出我国1953~2020年间(     
A.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B.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变慢
C.乡村人口比重先增后降D.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2.2010—2020年期间,城镇人口比重反超乡村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大量生态移民B.乡村产业结构调整
C.二孩政策生育率高D.城市经济飞速发展
3.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城镇常住人口比重,其影响可能有(     
A.城市的环境问题得到缓解B.乡村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C.城市出现劳动力不足问题D.乡村出现劳动力过剩问题
2023-05-16更新 | 210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易地扶贫搬迁”是通过对生活在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搬迁,达到消除贫困和改善生态的双重目标。藏南河谷区作为西藏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和工农业相对发达的区域,成为西藏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迁入区。藏南河谷区的林周县白朗村原住户138户,到2019年末迁入住户157户。

下图是白朗村作为迁入区前后的土地利用分布图。

(1)分析藏南河谷区作为迁入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2)描述白朗村在移民迁入前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3)说明西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影响。
2023-04-25更新 | 357次组卷 | 14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半城镇化”是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我国在2010年前后进入了“半城镇化”阶段,随之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至少需要20年时间才能逐步解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半城镇化”给乡村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A.用地紧张B.农业发展长期缓慢
C.老龄化程度加剧D.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2.在解决“半城镇化”问题的过程中(     
A.城镇人口比重会短暂下降
B.城镇住宅用地面积会扩大
C.农村剩余劳动力会增加
D.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
2023-04-06更新 | 489次组卷 | 24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据统计,2016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万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海南省成为东北老年人的首选迁移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政策因素C.气候因素D.交通因素
2.海南省的“候鸟老人”现象,会促进当地(     
A.资源消耗的降低B.农业的发展C.环境质量的改善D.服务业的发展

9 .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C.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2023-03-04更新 | 1757次组卷 | 144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去有风的地方》电视剧讲述北京某大学毕业生“谢之遥”返回大理创业,成为我国一千多万“城归族”中的一员。返乡后,他们开办网店、云视频、直播直销等,打造各种“网红产品”。完成下面小题。

1.近几年,返乡创业人数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自然资源丰富B.乡村投资环境改善C.逆城市化加剧D.城市人口容量降低
2.与直播直销紧密联系的环节是(     
A.生产管理B.售后服务C.物流配送D.品牌调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