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2 道试题

1 .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随着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意见的实施,许多惠民措施将有序展开,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给农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下降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土地撂荒严重
D.乡村优惠政策实施,经济蓄势发展
2.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乡村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有效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B.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C.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D.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2024-03-10更新 | 529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哈尔滨是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获得了“共和国长子”的称号,建国初期经济更一度跻身全国十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都诞生于此。哈尔滨是东北亚地区的中心枢纽之一,也是中俄关系的桥头堡,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过去10年,哈尔滨人口从最高点的1100万人下降到988万人,降幅之大,冠绝位列全国大城市之首,新一轮大国博弈,带动全球产业链转移,地缘格局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23年以来,东北三省外贸增速集体跑赢全国,而哈尔滨出口增速更是高达67.3%。

材料二   2024年,第一个网红城市出现了。冬季到来,“南方小土豆”(来自南方,采取“特种兵”式旅游方式的年青旅游者。注:“特种兵”式旅游是年轻游客中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即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费用,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挤爆了哈尔滨这座最北方的省会,他们去滑雪场和冰雪大世界体验独特的冰雪文化、逛历史悠久具有欧洲风情的中央大街,去浴池和早市体验东北的生活和诱人的美食,仅元旦期间,哈尔滨就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远超传统南方冬季旅游城市。

(1)试从哈尔滨自然和经济角度,分析哈尔滨近十年人口大规模流出的原因。
(2)分析2024年冬季哈尔滨爆火的原因。
(3)在新的发展机遇下,请为哈尔滨的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3 . 下图示意世界某四个主要移民国家人口总量及外来移民比重。完成下面小题。

1.移民给各国带来的影响是(     
A.缓解甲国就业压力B.降低乙国人口出生率C.降低丙国平均年龄D.导致丁国性别比失衡
2.丙国可能是(     
A.美国B.阿联酋C.俄罗斯D.德国
2024-02-28更新 | 630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净增人口数是人口自然增长数和人口迁移增长数之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经历重大的历史性转向。图为我国20002020年省际人口变动总量及增幅对比图(不含港澳台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00-2010年相比,2010-2020年的人口变化特征是(     
A.省际人口迁移规模增大B.广东人口净变动数仍然较大
C.全国人口总数逐渐减少D.各地人口净变动数变幅减小
2.2010-2020年上海市人口变动幅度减小,主要原因是该地(     
A.经济萎缩B.交通改善C.产业转移D.住房困难
2024-02-28更新 | 725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人口普查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简称六普)和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简称七普)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下图示意2005-2010年、2015-2020年全国各区域人口迁移比例变化情况,图示箭头代表某区域人口迁移到其他区域,箭头的粗细及百分比数值分别表示该区域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六普”相比,我国“七普”(     
A.东部地区向外人口迁移比例下降B.东北地区人口迁往东部地区的比例下降
C.中部地区人口迁往东部地区的比例上升D.西部地区人口迁往东部地区的比例下降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驱动力为(     
A.生态环境B.经济实力C.落户政策D.教育水平
3.近年来,我国人口普查员入户调查难度有所增加,推测主要是由于(     
①城区人口居住环境的多元化②人户分离现象仅局限于县域城乡
③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增强④被调查人口的类型构成更加复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2-27更新 | 49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6 . 据媒体报道,2017年,一场在武汉、成都、西安等新一线城市间爆发的人才争夺战打响。2018年初,北京、上海、天津等老一线城市也纷纷加入,抢人大战日趋激烈。与此同时,我国广大农村正承受人才流失之痛,空心化和老龄化严重。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通过产业发展、改善人居、建设生态文明等政策,平衡城乡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1.农村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     
A.居住环境差B.就业机会少
C.交通落后D.环境污染严重
2.城市在“抢人大战”中能够吸引到较多优秀大学毕业生迁入的措施是(     
A.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兴建大批优质商品房
B.鼓励当地企业走出去,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C.大力发展制造业,增加就业机会
D.提高准入门槛,限制低学历人口迁入
2024-02-23更新 | 35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婚配性别比是指在初婚市场中,某年龄段可提供选择的男性与女性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2010-2060年我国城乡大龄未婚人口(33-40岁)婚配性别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特征的原因最可能是(     
A.城镇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农村B.城镇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农村
C.农村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城镇D.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
2.我国农村和城镇大龄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分别从2051年和2045年开始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增速B.生育政策C.生育观念D.外来移民
2024-02-23更新 | 452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指人口总量充裕、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优化、长期均衡发展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人口发展。下图为成都市2010年和2020年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总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十年来,成都市常住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冬暖夏凉,气候较为舒适B.政策支持,经济发展迅速
C.旅游资源丰富,吸引游客D.历史悠久,饮食文化独特
2.实现成都市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是(     
A.调整产业的发展方向,引导人口均匀分布
B.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C.全面放开户籍管理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落户
D.鼓励人口大量迁出,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9 . 川渝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用料广泛、烹饪方法多样的川菜,在日常生活中,麻、辣影响着川渝地区居民的饮食选择。随着人口、信息、资金等要素流动性的增强,以稳定人口为基础的传统地域饮食文化区的边界也开始发生变化。下表示意2018年我国川菜占比较高的地区及20231—6月我国川菜馆数量排名前15位的城市。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重庆四川新疆青海西藏陕西甘肃贵州浙江
占比12.15%10.27%7.58%5.46%5.00%4.93%4.60%4.44%4.24%
排名123456789
城市重庆成都上海北京深圳西安广州东莞苏州
川菜馆(千家)17.77.56.46.26.165.45.2
排名101112131415


城市武汉杭州宁波温州南京泉州


川菜馆(千家)4.94.94.443.73.6



1.根据材料推测我国川菜(     
A.以四川盆地为基地向外扩散B.在一线城市受欢迎程度较低
C.对西北地区的扩散范围极小D.全国分布均匀,局部较集中
2.川菜的特点反映出其发源地(     
A.多时令河B.物产丰富C.雨林湿热D.民风淳朴
3.川菜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高密度分布,主要是因为(     
A.食材扩散B.冷链发展C.人口流动D.空间相邻

10 . 地理通道是一定的族群在特定地理环境下向外迁徙与流动的线路。据史学家考证,客家先民五次南迁中,前四次都选择赣江为必经通道,逐渐以江西赣州为中心向四周山区定居,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客家聚落。下图示意主要客家县。完成下面小题。

1.客家先民选择沿赣江水系迁徙南下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便利B.经济发达C.战乱频发D.资源丰富
2.在迁徙过程中,客家先民选择定居山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政策B.气候C.水资源D.土地资源
3.龙川县佗城村仅有2500多人,但姓氏有140个,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交流B.人口迁移C.民族通婚D.地形阻隔
2024-01-24更新 | 619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