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16-11-27更新 | 993次组卷 | 35卷引用: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2019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9-10高二下·福建泉州·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中①②③④反映了一些国家近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这些国家分别是(  )
A.①德国、②俄罗斯、③日本、④美国B.①俄罗斯、②德国、③美国、④日本
C.①美国、②日本、③俄罗斯、④德国D.①日本、②美国、③德国、④俄罗斯

3 . 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伴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四川省许多地方的大量耕地存在长期撂荒现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造成四川多地耕地长期撂荒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条件差B.灌溉水源成本高
C.农村劳动力缺乏D.粮食已自给有余
2.农村大量耕地长期撂荒,将(  )
A.危及国家粮食安全B.利于耕地积蓄肥力
C.缓解人均耕地压力D.抑制民工大量外出
3.缓解农村耕地长期撂荒的有效措施是(  )
A.禁止民工外出打工B.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C.加强农田水利建设D.统一管理撂荒耕地
4 .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这是继 “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2003—2015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时期该市人口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5年人口数量最多
B.2013年人口增长最快
C.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D.2009年后人口呈负增长
2.2008年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高铁通车,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政策调控,产业升级和转移
C.金融危机,经济水平持续下降D.房价升高,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3.“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①增加入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②导致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④改善男女性别比失衡状况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5 .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
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
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
④贵州人口净减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
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
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2016-11-27更新 | 960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9-10高一下·陕西西安·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名校
6 . 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       )
A.工作机会多B.生活困难、质量低
C.公共设施不足D.失业率、犯罪率高
2016-11-27更新 | 148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名校
7 .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变化统计图(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四地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B.乙地迁入人口少于自然增长的人口
C.丙地人口迁入多于迁出
D.丁地迁出人口少于自然增长的人口
2.关于四地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就业机会最多B.乙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C.丙地就业机会最少D.丁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8 .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说,A表示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国家。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B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
(3)从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来看,A类国家主要是迁___地,B类国家主要是迁______地。
(4)A类国家人口年龄构成容易产生的社会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B类国家面对其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
9 . 读关于中国人口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三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按年龄)相等的部分,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国家
日本
巴西
瑞典
尼日
利亚
中国
韩国
世界
平均年龄
中位数
44.6
28.9
41.7
15.2
35.2
37.9
28.4

(1)材料一反映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出其原因。
12-13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某国不同年份人口增长变化比较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出生率%
3.8
2.8
4.1
1.5
死亡率%
1.8
1.5
3.9
0.8
自然增长率%
2
1.3
0.2
0.7

1.根据人口增长特点变化的一般规律,表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年份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
2.目前该国
A.外迁人口增多
B.少年儿童比重降低
C.老龄化趋势减缓
D.社保负担减轻
2016-11-26更新 | 373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