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区域内住房需求受人口特征、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某研究团队测算的2010-2050年辽宁省住房需求,该团队随后以辽宁的预测数据推广到东北三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辽宁省常住人口数量的减少,目前没有导致住房总需求下降,可能由于(     
A.迁出人口回辽宁购房养老B.迁入人口在辽宁投资房产
C.城镇化的持续推进D.居住空间需求提升
2.研究团队以辽宁的预测数据推广到东北三省,主要考虑东北三省(     
①地理位置相邻     ②产业结构接近       ③发展阶段相似
④交通联系紧密     ⑤开发历史相近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2 .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近5亿。人户分离是指人口现住地与户籍地不同,是人口普查所定义的一种含义最宽泛的人口流动,包括省内流入人口和跨省流入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普查人户分离可以判断我国人口的(     
A.自然增长率B.时空分布C.老龄化D.性别比
2.推测2020年以下四省区,省内流入人口规模最大的是(     
A.黑龙江B.浙江C.新疆D.四川
3.近年来,对我国跨省人口流动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是(     
A.国家扶贫攻坚B.新型城镇化发展C.实施乡村振兴D.中美间贸易摩擦
2022-01-10更新 | 766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文综地理试题

3 . 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总人口数之比。下图是我国某省(市、自治区)近年来人口迁移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省(市、自治区)可能是(     
A.西藏B.贵州C.广东D.黑龙江
2.图示时期,该省(市、自治区)(     
A.人口的总量不断增加B.妇女生育率显著提高
C.老年人口的比重升高D.人口的自然增长加快
3.图中的人口迁移对该省(市、自治区)的影响是(     
A.导致大量产业转移B.制约了经济的发展C.逆城市化现象突出D.人口就业压力增大

4 . 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调查显示:2019年春节7天长假期间国内旅游人数超过4.2亿人次,整体出行趋势呈现“V”字形(如图)。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1.图中除夕、初一两天出行人数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条件不利B.传统文化影响C.交通不便D.政治经济制约
2.春节前后的3-7日内全国普遍为晴朗天气,但国内出行人数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我国南北方地区表现最明显。其原因可能受下列哪种自然因素影响最大(     
A.气温B.降水C.交通D.地形
3.正月初六为出行的小高峰,这天下列哪个城市流入人口最多(     
A.广州B.重庆C.贵阳D.大连

5 . 农村空心化是指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向外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原宅基地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不良过程。据此完下面小题。

1.农村空心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产业效益高B.农村环境污染严重C.城乡收入差异大D.城市就业机会减少
2.下列整治农村空心化现象措施不合理的是(     
A.实行撤乡并镇,合理建设新农村B.实行宅基还田,流转盘活集体土地
C.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定人均建筑面积标准D.发展劳动集约型农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乌蒙山区地处云贵高原,山高谷深,其人口垂直分布存在差异。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即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系数越小,表明人口密度越大,人口耕地紧张度越大。读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00年相比,2005年人口耕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在(     
A.海拔1000~1300m处B.海拔1300~1600m处
C.海拔1600~1900m处D.海拔1900~2200m处
2.2000~2005年间,海拔>2500m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退耕还林B.人口外迁C.生态改善D.耕地增加

7 . 读2016年末东北三省的常住人口年变化率情况表,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变化率

省份
常住人口增速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黑龙江-3.2‰6.12‰6.61‰
吉林-7.4‰5.55‰5.60‰
辽宁-1.0‰6.60‰6.78‰
1.2016年东北三省的常住人口(     
A.自然增长率黑龙江最高B.人口只迁出,无迁入
C.人口净迁出率吉林最高D.人口密度减小明显
2.东北人口迁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
3.常住人口增长现状对东北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人口出生率上升B.人口死亡率下降C.利于产业结构调整D.人口老龄化加剧

8 . 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反映春运期间迁入或迁出的人口规模。甲、乙为我国相邻省份中的两个城市。乙市制造业发达,吸引甲市大量人口赴乙市务工。下图示意某年甲、乙两市人口迁入和迁出的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变化。该年度迁徙规模指数甲市小于乙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甲、乙两市人口迁出的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变化曲线分别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春运期间甲、乙两市的人口流动(     
A.属于省内人口迁移B.促进甲市消费水平提升
C.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D.减小乙市环境人口容量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指一些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的现象。

材料二 位于四川最西南部的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人。攀枝花通过环境整治、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生态农业、金融保险、旅游地产综合发展,实现了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



(1)攀枝花发展“候鸟式养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分析攀枝花发展养老产业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分析大量老年人迁入对攀枝花的积极影响

10 . 读我国某城市人口数量变化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8年该市城区就业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A.产业迁出B.地价较高C.环境污染D.交通拥堵
2.该市郊区(     
A.2000年以来人口增加均为机械增长
B.2015年之前就业压力大于城区
C.增加的人口均来自外市
D.就业人口比例降低
3.图中人口数量变化反映该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A.逆城市化B.再城市化
C.缓慢城市化D.郊区城市化
2021-06-18更新 | 425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0-2021学年高考一诊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