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下图是黑龙江省2015年不同户籍性质年龄流出人口分布统计图(反映近些年的一般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省57岁以上农业与非农户籍人口流出比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受教育程度B.经济状况C.性别差异D.婚姻状况
2.该省57岁以上人口流出最多的月份是(     
A.5-6月B.7-8月C.9-10月D.11-12月
3.该省57岁以上流出人口迁住量最多的城市是(     
A.厦门B.桂林C.三亚D.昆明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2014年,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人口总增长率为4.83%。

材料二:下图为“2014年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材料三:2014年底,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已达2.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5%,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分别为54%和45.6%,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1)由材料一可知,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为____,主要原因是____
(2)由材料二可知,我们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____,这种人口迁移会给迁出地带来哪些不利影响____
(3)材料三反映出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____
2022-05-09更新 | 424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人口流动背后的驱动因素,一是收入差距等经济因素,二是人口管理政策。当前东部沿海地区仍是我国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地区,但是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在采取“控人”政策﹐导致人口增幅减小;安徽、陕西在采取大规模“抢人”政策,且效果非常明显,成为人口净流入的“大黑马”。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人口流动分布(单位;万人)示意图。

(1)说明人口大量迁入给迁入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2)简述安徽、陕西成为人口净流入“大黑马”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3)分析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增幅逐渐减小的原因。
2022-01-18更新 | 1545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下图是辽宁省第6次和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性别比是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6次人口普查以来,辽宁省人口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低B.死亡率高C.迁出人口多D.老龄化严重
2.利用图示数据可断定辽宁省外迁人口的主体是(     
A.女性劳动力人口B.男性劳动力人口C.女性老年人口D.男性老年人口
2021-10-12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山东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5 . 春节空城指数是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指标。下图是根据腾讯地图、腾讯位置服务发布的《2019春节出行预测大数据报告》得到的春节“空城”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S城市最可能是(     
A.江苏南京B.云南昆明C.辽宁沈阳D.甘肃兰州
2.S城市空城指数超过广州主要得益于(     
A.农业规模的扩大B.旅游资源的开发
C.交通条件的改善D.工业地位的提升
3.春节空城指数越高的城市(     
A.人口外流风险较大B.春节期间交通拥堵加剧
C.基础设施相对完善D.春节期间环境压力较大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较单一,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慢,人口流失严重,导致一些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下图为东北地区某省级行政区域2014~2019年常住人口、流失人口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级行政区域的流失人口(     
A.2014-2015年降幅最大B.2015-2017年人数上升
C.2014-2019年有升有降D.2018-2019年增量最大
2.人口流失可能导致当地(     
①少年儿童就学压力增大②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下降
③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④人才劳动力短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 . 一个城市的总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下图是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上海户籍人口数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2005~2016年持续高速增长B.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下降
C.2005~2016年保持相对平稳D.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上升
2.在2005年~2016年,上海市(     
A.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B.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
C.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增长D.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
3.2014年后,常住外来人口首次出现了减少趋势,原因最可能是(     
A.国家加强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B.上海市进行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
C.国家实施了更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D.上海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差距扩大
2021-04-11更新 | 204次组卷 | 26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8 .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1日,日本国内总人口约为1.2477亿人,较去年同期减少43万人,已连续10年下降。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28.06%,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4个百分点。并且人口向大城市迁移趋势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10年日本人口持续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①女性从业人数增加②劳动力短缺③社会负担加重④城市化问题突出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日本人口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生育率下降B.外迁人口过多
C.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D.“丁克”家庭增多
3.日本人口纷纷向大城市迁移,主要是因为大城市(     
A.通讯发达,联系便利B.环境清洁,居住舒适
C.生活舒适,教育发达D.工作机会多,收入高
2021-02-06更新 | 895次组卷 | 8卷引用:新疆伊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缓解人地矛盾B.改善环境质量C.降低住房价格D.带动服务业发展
2.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A.科技水平提高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下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2019年铁路春运大数据显示,“反向春运”成为新热潮。“反向春运”指部分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而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所产生的“春运”现象,如图所示。据此回答问题。

“反向春运”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有所变转变②老年人收入不断提高③“反向春运”的机票较为便宜④城乡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