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吊庄移民是宁夏经过多年实践的一种生态移民模式,其特点是在自治区所辖区域内,将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的一部分由于环境恶劣而无法维护正常生活的贫困人口成批地迁至另一个有荒地资源且能得到便利灌溉的地区,重建新家园,构建新社区,实现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进行吊庄移民的原因错误的是(     
A.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B.气候干旱,土壤贫瘠
C.人多地少,耕地紧张D.热量条件差,农业产量低
2.进行吊庄移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①基础设施差②用水困难③文化冲突④开发难度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3.曾经水土流失严重的西海固,如今已是青山绿水换新颜,这最主要得益于(     
A.人口外迁,人地矛盾得到缓解B.产业优化,经济发展
C.生态退耕,植被得以恢复D.打坝淤地,工程治理

2 . 净流入人口反映了城市的吸引力,净流入人口占比=净流入人口/常住人口×100%。下图为2019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城市常住人口和净流入人口占比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2019年,净流入人口最少的城市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数码代表上海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人口大量净流入使城市①(     
A.环境人口容量明显下降B.老龄人口比重上升
C.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D.就业压力较大

3 . 客家先民是中原人,历史上曾有三次大的迁徙:第一次大迁徙是由于西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第二次大迁徙是唐朝末年,黄巢举兵起义及“五代十国”时期;第三次大迁徙是金元相继入侵。下图是客家人三次迁徙的大致路径图,完成下列小题。



1.历史上,影响客家人三次人口大迁徙的主要因素(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2.客家人自北往南迁徙路上呈现的自然带依次是(     
A.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B.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C.落叶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D.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2021-05-1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该地区到其它地方居住的人口,流动人口的主要人员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城市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地处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地形特点是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汾河纵穿市区中心。太原属于半湿润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56毫米左右。太原是区域交通枢纽,是通往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也是内陆地区和山东沿海港区的枢纽,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长期以来一直是人口迁入与流入的重要城市。下表所示的是太原市人口结构变化情况。

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
常住人口(万人)271.05334.44342.85420.16
年龄段占总人口比重(%)总人口100100100100
0—1422.5619.7716.6113.49
15—6472.7873.4273.3975.58
65岁及以上4.666.81107.93
人口抚养比(%)少年人口抚养比30.9926.9222.6417.17
老人人口抚养比6.419.2813.6310.10
人口总抚养比37.4036.2036.2727.27
(1)分析太原市2005年以来常住人口的变化特征。
(2)从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太原市人口承载力较大的原因。
(3)人口流入使太原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归纳入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5 . 20201111日零时,我国开始进行第七次人口普查。本次人口普查以入户调查统计为主,并结合智能手机自主申报等方式辅助“查人”,同时还进行“查房”,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查找在中国长期居住及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普查对象的是(     
A.获得在中国长期居住“绿卡”的篮球人马布里B.留学英国的中国学生张某某
C.美国访华外交团成员D.中国驻美国大使崔某某
2.人口普查增加“查房”项目的主要目的是(     
A.人口普查的精准化B.调研房地产开发C.改善人居环境D.为房产税征收作铺垫
2021-05-07更新 | 8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武汉市为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2018年7月14日在网上公布了大学生留汉落户试行政策通知:留汉大学毕业生年龄不满40周岁的,可凭毕业证申请登记为武汉市常住户口,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武汉市实施这一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     
A.扩大城市人口规模B.吸纳高端人才C.减轻农村人口压力D.城乡均衡发展
2.大学生留汉落户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当地(     
①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②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④增加城市发展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5-01更新 | 273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06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较单一,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慢,人口流失严重,导致一些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下图为东北地区某省级行政区域2014~2019年常住人口、流失人口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级行政区域的流失人口(     
A.2014-2015年降幅最大B.2015-2017年人数上升
C.2014-2019年有升有降D.2018-2019年增量最大
2.人口流失可能导致当地(     
①少年儿童就学压力增大②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下降
③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④人才劳动力短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18年中国最新人口流入城市排名,深圳市第一。随着人口的流入,深圳市人口结构由“女多男少”演变成“男多女少”,性别比发生了“大逆转”。下图为我国各地区迁入人口占深圳外来人口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区域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是(     
A.空间距离是深圳外来人口东部、中部大于西部的重要原因
B.目前,广州市是深圳市外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C.文化差异是影响西部地区人口向深圳迁移的主要阻力
D.相对于中部和东部,经济因素对西部地区的吸引力较小
2.深圳市人口性别结构发生“大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B.国家计生政策的调整
C.地方政策鼓励D.社会福利的提高
3.当前哪些人员适宜前往深圳发展(     
①文化创意人员②电子装配熟练工③高新技术从业人员
④金融服务从业人员⑤服装玩具制造人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9 . 阅读北京市人口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70.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96‰,死亡率为4.95‰,自然增长率为3.01‰。

材料二:2015年北京常住人口构成表

指标人数(万)比重(%)
常住人口2170.5100.0
常住外来人口822.637.9
0-14岁219.110.1
15--59岁1610.974.2
60岁及以上340.515.7

(1)据材料一,说出北京市人口增长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北京市是否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并说明原因。
(3)简述外来人口大量迁入给北京市带来的影响。
(4)概述近20年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
2021-04-1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第三中学、蓝天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示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人口国际迁移目的地主要有(     
A.美国和澳大利亚B.美国和法国
C.澳大利亚和波斯湾D.欧洲和北美洲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国际人口净迁入区,主要原因是美国(     
A.中纬国家,气候条件优越B.新大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C.海陆兼备,沿海平原广阔D.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
3.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
③短期流动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