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下图为人口数量与相关要素相互关系变化(含预测)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人口数量大致呈负相关的是(     
A.资源储量B.工业产值C.环境污染程度D.粮食产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镇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乡村空心化”的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建筑设施大量减少B.乡村劳动人口大量外流
C.乡村交通条件持续改善D.乡村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2 . 哈尔滨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988.5万,与七普的数据(1000.1万人)相比,仅一年时间,哈尔滨减少近12万人口,至此,东北再无千万级人口大城市。中国顶尖工科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是黑龙江排名最高的学府。据2021年哈工大毕业生的统计数据中,哈工大本部毕业生的第一、第二选择,都不是黑龙江,选择广东就业的毕业生最多,高达19.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哈工大毕业生去广东就业比例高的根本原因是广东(     
A.科技发达B.教育发达C.经济发达D.文化底蕴深厚
2.东北想要留住人口,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管理,禁止毕业生出省就业②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活力
③加强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④加强户籍管理,限制户籍外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02-19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据截止2019年12月)

地级市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吴忠市
面积(平方千米)9025.4531017441.610541.421400
人口(万人)229.3180.59117.46125.05142.25

材料2“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1)说明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并分析自然原因。
(2)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
(3)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

4 . 生态移民具有扶贫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闽宁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西部,其陆续接纳了来自宁夏西海固(范围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西吉县、海原县、固原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等)6个山区经济落后县的4万多名移民,成为中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下图示意闽宁镇区位和样本村区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海固4万余名移民迁往闽宁镇的主要原因是闽宁镇(     
A.政策扶持B.经济发达C.降水丰富D.土壤肥沃
2.与闽宁镇相比,移民原居住地西海固(     
①生态环境脆弱②人口密度过大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④工业污染严重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地区GDP(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占比与人口数量在全国的占比之比叫做GDP与人口的匹配度,匹配度越高,意味着该地区人均产值越大,收入也越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在和将来的人口流向。下表示意我国部分省份匹配度。

匹配度(T)省级行政区简称
T≥2京、沪、津
1≤T<2苏、浙、内蒙古、闽、粤、辽、鲁、瑜、吉、鄂
0.6≤T<1新、青、陕、晋、黑、冀、豫、川、皖、湘、桂、赣、藏
T<0.6黔、云、甘
(1)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角度分析内蒙古匹配度较高的原因。
(2)指出我国省际人口流向与匹配度的关系,并说明该现象对流入地区产生的影响。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大量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下图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2020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

(1)指出珠江三角洲常住人口增长的直接原因。
(2)简述外来人口流入对珠江三角洲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产生的影响。
(3)从产业和城乡分部角度,说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评价珠三角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当地农业的影响。
2023-02-09更新 | 47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7 . 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较2010年增加76986324人,增长192.66%。下图示意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是(     
A.区际产业分工转移B.市区老龄化现象严重
C.市区基础设施完善D.城镇化政策差异显著
2.2010-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城镇劳动力过剩B.城镇产业结构失衡C.农村老龄化加重D.农业发展水平降低

8 .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常住人口为84748016人,较第六次人口普查增长了7.74%,但内部差异明显。左图为江苏省各地级市分布图,右图为江苏省各地级市人口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江苏省“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接近的是(     
A.淮安、镇江B.苏州、徐州C.南京、宿迁D.连云港、盐城
2.江苏省“七普”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城市(     
A.自然增长率较高B.行政等级较高C.多为资源型城市D.距离上海较近
3.苏南与苏北、苏中相比,十年间人口比重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生育政策B.高新技术产业C.生态环境D.机械增长
2023-01-0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30年来,我国老年人口的规模及其增速存在较大城乡差异。城镇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农村,但老年人口占比却更低,这一现象被学界称为“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我国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下图示意我国城乡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变化趋势。

(1)指出我国城镇老年人口与乡村老年人口变化的不同特点。
(2)分析我国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原因。
2022-11-08更新 | 466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结构调整.体制转换.人口老化及经济下行的多重压力,近几年出现了人口净迁出现象,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下滑趋势。人口净迁出指的是人口迁出超过迁入而引起的人口减少的现象。下图为出生地为辽宁.现居地为为全国各区域人口分布图(数据来源: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资料整理)。

出生地为辽宁.现居地为为全国各区域人口分布图(单位:人)

(1)结合图中描述辽宁人口迁出主要迁往华北地区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辽宁省人口净迁出现象产生的原因。
(3)辽宁省人口流失可能会对当地产生哪些影响?
2022-09-28更新 | 540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