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随着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意见的实施,许多惠民措施将有序展开,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给农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下降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土地撂荒严重
D.乡村优惠政策实施,经济蓄势发展
2.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乡村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有效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B.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C.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D.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2024-03-10更新 | 528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克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2 .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下图示意某年我国东、中、西部留守儿童占比,据官方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留守儿童数量呈明显减少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留守儿童比重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计划生育政策B.社会保障制度
C.经济发展水平D.人口出生率
2.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留守儿童数量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有(     
①前往外地上大学的人数增多   ②返乡创业、就业的人口数量增多   
③中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④户籍制度改革,随迁子女数量增多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23年春运215日结束,以春节为界,节前15天,节后25天,共40天,全社会人员流动量约47.33亿人次。其中,营业性客运量约15.95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50.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3.5%。节前,以探亲流、旅游流为主,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发客流相对集中;节后,以返程流、务工流、学生流为主,成渝、东北、湖南、湖北等地区出发客流相对集中。近年来,“反向春运”比例不断升高。“反向春运”指部分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而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产生的“春运”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节前出发客流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南方地区的原因是(     
A.气候温暖,来此避寒人数增加B.环境优美,吸引大量老年人
C.经济发展较快,外来人口较多D.侨乡众多,海外游客迅猛增加
2.春运结束前,北京出现流入人口小高峰,最可能是(     
A.外来务工人员B.外来经商人员
C.错峰旅游的老年人D.外来求学的学生
3.“反向春运”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改变②大部分老年人收入很高③部分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④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24-03-07更新 | 957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巴州和静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江西省吉安市2000年以前一直属于江西省经济发展的“塌陷区”,人口外迁较多。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江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吉安市人口开始回流。下图示意2022年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构成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吉安市回流人口的首选地为(     
A.县城B.地级市C.村D.南昌
2.吉安市人口回流会(     
A.提高县城第一产业比重B.加剧县城老龄化的程度
C.促进县城经济快速发展D.优化南昌人口性别结构

5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流动,各地区人口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图显示某市2020年流动人口各年龄组的人口比重和2010年与2020年流动人口性别比(100位女性与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2020年流动人口性别比与2010年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降低B.产业结构调整C.人口老龄化加重D.教育水平提高
2.流动人口变化对该市农业的主要影响是(     
A.农村劳动力流失B.种植业结构优化
C.粮食总产量减少D.农产品市场萎缩

6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先后经历了高速增长(1949~1965)、稳定增长(1966~1978)、低速增长(1979~2010)和负增长(2011年至今)四个阶段。下图示意1949~2020年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及增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1949~2020年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及增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住人口呈增长趋势B.高速增长阶段持续时间最长
C.稳定增长阶段人口增速稳定D.低速增长阶段人口增幅较小
2.2011年以来,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及增速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受寒冷气候的影响,东北地区许多中老年人迁居海南等省生活
B.东北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过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加速了人口外流
C.因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过重,东北地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低
D.严格贯彻落实我国人口政策,使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在低水平
3.针对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现状,今后应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实施积极人口政策②推进产业转型升级③大力优化营商环境④加快资源开采速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6-02更新 | 215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东京都市圈包含1都3县,即东京都(核心城市)、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1960年东京都城镇化率已高达92%,而此时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6.9%、28.7%、70.0%。从1960年以来,东京都经历了郊区化和“都心回归”。左图示意东京都市圈行政区划范围,右图示意1960-201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净迁入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关于1960-201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迁移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埼玉县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B.神奈川县发展水平较高对人口吸引力较强
C.千叶县人口总量呈下降的趋势D.东京都“都心回归”的人口数量先升后降
2.从产业发展角度出发,下列措施能最有效促进东京都“都心回归”的是(     
A.扶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B.大力发展商品零售类第三产业
C.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降低落户的门槛D.培植新兴产业,吸引高素质人才居住

8 . 图为上海各区县常住外来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下列关于上海各区县外来常住人口在2000~2005年间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A.中心城区各区县外来常住人口规模都出现了下降
B.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数量少于郊区
C.西、南郊区外来常住人口增长速度快于东、北郊区
D.外来常住人口规模最大的区县在东、北郊区
2.上海中心城区与郊区外来常住人口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为(     
A.不利于中心城区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B.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
C.不利于郊区城市化进程D.有利于减轻郊区的环境压力
3.为缓解上海中心城区的发展压力,需要构筑的最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     
A.多核心B.同心圆C.扇形D.放射状

9 .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C.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2023-03-04更新 | 1748次组卷 | 144卷引用:新疆伊犁州霍城县江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题

10 . 2021年5月11日,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众多、人户分离现象明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常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则称之为“人户分离”。下图为我国人户分离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我国人户分离现象日趋明显,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户籍制度的存在B.乡村的快速发展
C.区域经济的差异D.人口的跨区流动
2.图中流动人口比重小于人户分离比重,表明(     
A.跨县人口流动不会造成人户分离B.人户分离中部分为城市户籍人口
C.交通因素影响人口流动数量和速度D.流动人口增速小于人户分离增速
2022-11-15更新 | 1224次组卷 | 10卷引用:新疆伊犁州霍城县江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