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据统计,2016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大批候鸟老人撤离海南来到广西北海和广东惠州等地。



(1)说明形成海南省“候鸟老人”现象的原因。
(2)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分析“候鸟老人”现象对海口、三亚两地的影响。
(3)分析海南大批候鸟老人撤离海南来到广西北海和广东惠州的原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乌鞘岭以西、祁连山北麓。全流域可分为南部祁连山区,中部河西走廊平原区,北部低山丘陵区及荒漠区四大地貌单元。该流域内人口分布极不平衡,随着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城镇的扩张以及水土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部分地区已经无水可用,失去浇灌水源的土地逐渐沙化,居住于此处的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进行生态移民。下图示意石羊河流域人口空间分布。



(1)描述石羊河流域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
(2)简述石羊河流域人口空间分布的成因。
(3)指出石羊河流域需要进行生态移民的区域,并说明判断理由。
2022-03-24更新 | 633次组卷 | 5卷引用:热搜题 鲁教版第二册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分布

3 .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50126804人,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4100175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6%。图为与2010年相比,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级市常住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常住人口比重变化,说明(     
A.地级市常住人口减少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较少D.人口迁移率空间差异显著
2.与2010年相比,柳州市人口比重上升,说明该城市(     
A.营造美丽风景,壮大旅游业B.发挥交通优势,促产业发展
C.位于西部,借力西部大开发D.矿产资源丰富,开采潜力大

4 . 下图为浙江某一以姓氏命名的古村落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各类建筑主要建造于清朝时期。建设宜居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地政府计划对该村落进行重构改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古村落(     
A.位于平原地区B.地势东南高西北低C.无祠堂建筑D.“大户人家”居住在北部
2.当地政府在对该村落进行改造时,计划修建一个小型公共活动的绿化区域,最可能位于(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3.当前,我国乡村重构改造过程中,活力普遍不足,原因在于(     
A.建筑老旧B.人口外流C.污染严重D.距城市远

5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农村农民建设住房所用的土地称为宅基地。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出现“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若图为某空心化村庄住人宅基地变化率演化模式图,其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全村、村中心及村周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到A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
B.到B点时,村中心和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
C.到D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D.到F点时,全村宅基地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
2.若图为某大城市都市区不同组成部分在都市发展过程中人口的变化率图。其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都市区、都市核心区及都市边缘区。在B-D阶段都市边缘区(     
A.经济增长趋缓
B.人口大量涌入,用地明显紧张
C.用地向外扩张不明显
D.既有低密度的高级住宅,也有外来人口聚居社区低级住宅区

6 . 根据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果表明: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流出人口目的地按比重排序由高到低依次是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东、上海和海南等七个省市区,在分布格局上存在着明显的群体差异。下图示意东北地区2005-2017年常住人口增长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A.波动下降B.先增后减C.波动上升D.先减后增
2.京津冀成为东北地区人口流出主要目的地的原因是(     
A.距离较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荟萃
C.地形平坦开阔,乳畜业较发达D.煤铁资源丰富,劳动力需求大
3.东北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会导致其(     
A.城镇化加快B.老龄化减轻C.劳动力缺乏D.旅游业发达
2021-05-18更新 | 1167次组卷 | 9卷引用:23讲 人口迁移(专题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农村空心化是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的“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外围扩展导致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为破解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日益严峻的空心村问题,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提供了重要思路。与传统单纯依托需求侧发力的增长方式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通过对供给体系结构的改革调整增加有效供给。

材料二 下图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空心村整治关系图。



(1)分析空心村产生的原因。
(2)推测空心村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3)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治空心村问题的主要途径。
(4)分析空心村问题的整治对城市或乡村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1-05-16更新 | 570次组卷 | 8卷引用:热搜题 湘教版第二册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 人口迁移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热播扶贫大剧《山海情》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宁夏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从偏远山区异地搬迁到靠近银川的平原地区闽宁镇,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发展产业、治理生态,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绿水青山、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西海固位于宁夏南部山区,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核心区。

材料二:地窝子,是剧中人们早期在宁夏平原的居住方式,地窝子控制方式比较简单: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

(1)简述西海固群众移民的原因。
(2)移民初期当地采用地窝子的居住方式,据此推测该地区的气候特点。
(3)目前宁夏平原的地窝子逐渐消失的原因。
2021-05-12更新 | 960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02 乡村和城镇(高频非选择题30题)(6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辽宁专用)
20-21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名校
9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攀枝花位于金沙江畔,1953年的地质普查中攀枝花找到了钒钛磁铁矿而且呈带状分布的规律。同年4月22日,为了便于保密,国务院下发《关于攀枝花特区更名问题的批复》,同意将攀枝花特区改名为“渡口市”。1987年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

材料二:“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2015年攀枝花市长张剡在中国(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论坛上以“孝敬爸妈,请带到攀枝花”向参会人员发出邀请。

材料三: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

材料四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
月均温/°C13.616.821.024.425.826.325.224.722.420.216.112.820.8
降水/mm4.23.510.011.745.4133.4207.1210.0140.961.220.51.5849.4
(1)根据材料1,从人口迁移的角度分析攀枝花建市的主要原因。
(2)从材料推测攀枝花市市长提出“孝敬爸妈,请带到攀枝花”的理由。
(3)为了吸引更多老年人口到攀枝花定居,简述未来该市的发展举措。
2021-04-18更新 | 1621次组卷 | 20卷引用:专题01人口(高频非选择题2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国人口流向的总体趋势,就过去一段时间而言,整体是由中、西部地区往东南地区流动我们称之为“孔雀东南飞”。中国人口从2018平开始出现逆向流动,农民工从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中国经济最热、体量最大的区域流向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现在称之为“孔雀西南飞”。同时,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17年后中国人口“东迁”规模仍持续走高。左图为2018、2019年农民工净增量统计图,右图为2011~2019年中国四个地区人口流动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8年起,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先后出现了明显的农民工逆流现象,其原因是(     
A.东部地区房价居高不下B.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完善
C.人口流动宏观政策调整D.低端制造业大规模内迁
2.农民工逆流的同时,“东迁”仍然持续走高。该阶段“东迁”的人口主体最可能是(     
A.农民工B.中高端人才
C.普通大学生D.一技之长劳动者
2021-04-10更新 | 1062次组卷 | 9卷引用:23讲 人口迁移(专题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