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受户籍制度的影响,在衡量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时存在两种口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下图示意1990年—2020年我国两城镇化率差距的演变情况。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争取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到15%”的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0年至2014年,两种统计口径城镇化率差异增大的直接原因是(     
①户籍制度严格②城乡经济差异增大③流动人口数量增加④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近年来,在我国放宽落户政策的背景下,2020年没有实现两种统计口径城镇化率差距缩小到15%目标的主要原因是(     
A.户籍政策放宽B.城镇化速度逐渐减缓
C.生育水平下降D.农村土地附加值升高

2 . 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三省是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和人口流失最多的地区。2010—2020年的十年间,东北三省共减少1101万人,其中,黑龙江减少646万人,是人口流失最多的省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导致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育龄人口减少B.人口容量减小C.经济水平落后D.医疗物资短缺
2.2010—2020年黑龙江省人口流失的主要群体是(     
①婴幼儿人口②学龄人口③青壮年人口④老年人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东北三省人口流失对该地区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①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②不利于绿色农业发展③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④不利于吸引外来投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2-06更新 | 92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口迁移成为我国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示意两次普查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间的人口迁移比例变化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占全国省际人口迁移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字母a、b、c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A.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D.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2.与“六普”相比,“七普”期间的人口迁移(     
A.基本格局发生显著变化B.东部地区迁入人口比例增大
C.东北地区人口外流加剧D.中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比例增大

4 . 人口老龄化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黑龙江省三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00年5.56%、2010年8.32%、2020年15.60%。下图示意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驱动机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黑龙江近20年来人口老龄化直接影响最小的是(     
A.出生率B.死亡率
C.迁入率D.迁出率
2.随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近10年来黑龙江人口老龄化加剧,间接原因是(     
A.东北经济回暖B.医疗发展滞后
C.受教育年限短D.城镇化速度缓
2024-01-15更新 | 612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5 . 城市等级影响流动人口适应和融入城市社会的程度。有学者将居留意愿分为甲、乙、丙三类,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城市流入时间超过半年的人口进行居留意愿的调查。图为调查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中信息可推知(     
A.城市等级越高丙类居留意愿表现越强
B.县级市具有甲类居留意愿的人口最少
C.丙类居留意愿在乙类居留意愿基础上形成
D.甲类居留意愿人口多于乙类居留意愿人口
2.普通地级市和京沪深乙类居留意愿率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环境B.年龄结构
C.就业机会D.生活成本
3.京沪深丙类居留意愿高于其他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     
A.落户门槛B.公共服务资源
C.人口密度D.城市空间规模

6 . 下表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的青海、广东、江苏、河南四个省份的人口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2022年常住人口较上年常住净增出生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12656.8万人-27.2万人105.208.3‰3.33‰
8515万人10万人44.515.23‰-1.81‰
9872万人-11万人73.37.42‰-0.08‰
595万人1.19万人6.310.60‰3.37‰
1.从出生人口数量看,甲(105.2万人)、丙(73.3万人)、分列生育大省前两名,其中,2023年甲省份依然保持第一,也是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百万的省份。请推测甲省份(     
A.河南B.江苏C.广东D.青海
2.下列表述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相比甲经济GDP远远落后于乙;     
②丁常住净增人口为正,经济较为发达
③乙丙地区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平均婚育年龄的上升
④甲地区人口自然增加率较高,其年轻人口数量较多是原因之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 . 城市发展的虹吸效应主要有两个发展阶段,发展初期中心区域城市主要靠积聚周边的生产要素发展,周边中小城镇逐渐向中心城市聚集,给中心区域城市带来各种优质资源;当中心区域城市成长为大型城市或一线超大型城市时,因为优质医疗、教育、基础设施资源高度聚集,资本充裕,所以将会从劣势地区吸引人才、投资、人口、信息等优质资源。完成下面小题。

1.虹吸效应后期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A.就业机会B.优惠政策C.配套服务D.城市环境
2.虹吸效应会使劣势地区(     
A.产业结构调整升级B.人口年龄结构不断优化
C.土地利用率不断下降D.人口合理容量不断上升

8 . 广东省可分为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四个地区,各地区人口老龄化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广东省各分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省IV地区老年人口占比低的主要原因是(     
A.青壮年人口迁人多B.人口出生率高
C.环境污染严重D.养老设施建设滞后
2.可有效降低广东省I、II、Ⅲ地区老龄化水平的措施是(     
A.严格限制人口迁移B.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C.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D.加强乡村环境整治

9 . 人口洛伦兹曲线是指某区域人口累积百分比所对应的面积累积百分比的点所组成的曲线,如果人口的区域分布是均衡的,那么人口洛伦兹曲线是一条平分坐标轴的直线(见图中“绝对均衡线”)。如图示意东北三省不同年份人口洛伦兹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0~2010年,东北地区的人口(     
A.逐渐趋于集中B.逐渐趋于分散
C.先分散后集中D.先集中后分散
2.图中M~N表示的区域可能是(     
A.边远山区B.河流沿岸C.内陆地区D.城镇地域
3.有助于东北三省人口洛伦兹曲线接近绝对均衡线的措施是(     
A.推进乡村经济振兴B.引导人口向沿海迁移
C.加快第三产业发展D.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河南省生产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9.89%,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4的小麦,成为当之无愧的“小麦之乡”。长期以来,尽管河南省是小麦生产大省,但却不是小麦生产强省,且该省小麦生产比较分散,以家庭经营为主,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下图示意河南省地理位置。

(1)简述河南省成为“小麦之乡”的优势条件。
(2)河南省是小麦生产大省,但却不是小麦生产强省,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是我国外出流动人口规模最大的省份,简析其对该省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
2023-12-03更新 | 44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