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拔4442米羊卓雍错是高原内流湖,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千米是杭州西湖的70倍,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处有60米。大约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它的形状很不规则,分叉多,湖岸曲折蜿蜒。调查发现,其他相同海拔地区油菜、豌豆等作物受生长期短、霜冻自然灾害的影响严重,而在入湖河口冲积扇区域种植作物基本不受霜冻影响。图1为羊卓雍错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比较羊卓雍错湖水盐度南北空间差异,简析造成差异的理由。
(2)从湖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湖滨冲积扇地区油菜生长不受霜冻影响的原因。

“易地扶贫搬迁”是通过对生活在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搬迁,达到消除贫困和改善生态的双重目标。藏南河谷区作为西藏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和工农业相对发达的区域,成为西藏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迁入区。藏南河谷区的林周县白朗村原住户138户,到2019年末迁入住户157户,图2是白朗村作为迁入区前后的土地利用分布图。

(3)简述西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有利影响。
(4)请为藏南河谷区迁入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024-01-24更新 | 240次组卷 | 5卷引用:押大题04 河湖水体的动态变化-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

2 . 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口迁移成为我国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示意两次普查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间的人口迁移比例变化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占全国省际人口迁移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字母a、b、c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A.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D.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2.与“六普”相比,“七普”期间的人口迁移(     
A.基本格局发生显著变化B.东部地区迁入人口比例增大
C.东北地区人口外流加剧D.中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比例增大

3 . 根据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以将我国各个省区(直辖市)划分为“高老龄化—高经济水平”、“高老龄化—低经济水平”、“低老龄化—低经济水平”和“低老龄化—高经济水平”四种类型,依据下图完成。



1.下列省区(直辖市)中,由“高老龄化—低经济水平”型转变为“高老龄化—高经济水平”型的是(     
A.山东B.河北C.湖南D.重庆
2.对比分析2000年与2020年人口老龄化与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上海两地老龄化程度减轻得益于高经济增长水平引发的人口迁入
B.西藏、宁夏、青海老龄化程度一直较低与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时间较晚有关
C.2020年广东老龄化程度较低的主导因素为较高的生育水平
D.2020年老龄化程度较重的地区一般具有趋同的产业结构
2024-01-16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7 人口--备战2024高考地理二轮必刷选择题(人教版2019)

4 . 人口老龄化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黑龙江省三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2000年5.56%、2010年8.32%、2020年15.60%。下图示意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驱动机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黑龙江近20年来人口老龄化直接影响最小的是(     
A.出生率B.死亡率
C.迁入率D.迁出率
2.随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近10年来黑龙江人口老龄化加剧,间接原因是(     
A.东北经济回暖B.医疗发展滞后
C.受教育年限短D.城镇化速度缓
2024-01-15更新 | 612次组卷 | 9卷引用:地理(江苏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5 . 城市发展的虹吸效应主要有两个发展阶段,发展初期中心区域城市主要靠积聚周边的生产要素发展,周边中小城镇逐渐向中心城市聚集,给中心区域城市带来各种优质资源;当中心区域城市成长为大型城市或一线超大型城市时,因为优质医疗、教育、基础设施资源高度聚集,资本充裕,所以将会从劣势地区吸引人才、投资、人口、信息等优质资源。完成下面小题。

1.虹吸效应后期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A.就业机会B.优惠政策C.配套服务D.城市环境
2.虹吸效应会使劣势地区(     
A.产业结构调整升级B.人口年龄结构不断优化
C.土地利用率不断下降D.人口合理容量不断上升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河南省生产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9.89%,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4的小麦,成为当之无愧的“小麦之乡”。长期以来,尽管河南省是小麦生产大省,但却不是小麦生产强省,且该省小麦生产比较分散,以家庭经营为主,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下图示意河南省地理位置。

(1)简述河南省成为“小麦之乡”的优势条件。
(2)河南省是小麦生产大省,但却不是小麦生产强省,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是我国外出流动人口规模最大的省份,简析其对该省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
2023-12-03更新 | 446次组卷 | 5卷引用:高考模拟卷(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辽宁专用)

7 . “过去五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0.2%提高到了65.2%”,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组数据受到多方关注。读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含预测),完成下面小题。

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大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落户限制B.人口出生率高C.城镇房价上涨D.农村土地减少
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发展B.城市环境改善C.乡村经济衰退D.乡村土地减少

8 . 流动人口,包括寄居人口、暂住人口、旅客登记人口和在途人口。下表为2010年和2020年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的规模和份额。完成下面小题。

流动流动规模(万人)流动份额(%)
类型2010年2020年2010年2020年
城—城流动1346.452338.3216.9819.54
乡—城流动5315.368085.0367.0467.55
城—乡流动110.92160.521.401.34
乡—乡流动1156.211385.7114.5811.58
合计7928.9411969.58100.00100.00
1.以文化程度较高,职业具有专业性的人群为主的流动人口类型为(     
①城—城流动②乡—城流动③城—乡流动④乡—乡流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2020年我国省际城—城流动人口规模最大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西南地区
C.中部地区D.东部地区
2023-11-26更新 | 25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11-12题原题及变式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沟道是沟谷汇水汇沙的通道,黄土高原拥有数量众多的沟道,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的推进,黄土高原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重心从梁峁坡地向海拔较低的沟道转移,农业生产开始转向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促进乡镇走上振兴之路。

材料二图1为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略图。图2为图1中某一沟道横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甲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1)梁峁坡地易受侵蚀,冬春季以______侵蚀为主,夏季以_____侵蚀为主。
(2)与还林相比,人们选择在部分梁峁坡地还草。从水循环角度简析其可行性。
(3)说明沟道成为种植业生产空间重心的优势条件。
(4)分析影响沟道乡镇规模扩大的人类活动。
2023-11-11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9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10 . 在人口向城镇流动过程中,不同的人口有长期居留(居留5年以上)意愿、定居(在流入地购房)意愿和落户(将户口迁入流入地)意愿。人口流入城市中一般由短暂居住逐渐变为长期留居,购买住宅后变为定居,最后才会落户。不同级别的城市居留意愿率不同。下图为居留意愿的城市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直辖市及深圳落户意愿率高于定居意愿率的主要因素是(     
A.房价高低B.交通通达度
C.就业机会D.环境质量
2.普通地级市长期居留意愿率高的有利影响表现在(     
A.提升城市等级B.促进经济发展
C.扩大用地规模D.改善城市交通
3.为提高县级市落户意愿率,应该(     
A.增加县级城市数量B.多建设高层住宅
C.建设城市轨道交通D.承接产业转移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