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条件改善B.行政区划变动
C.生育政策调整D.落户政策放宽
2.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A.GDP增长缓慢B.人口老龄化加剧
C.产业结构优化D.环境承载力下降
3.该市可能位于(     
A.成渝城市群B.京津冀城市群
C.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D.长江中游城市群
2023-03-28更新 | 4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湖北高考地理真题选择题变式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地理位置相邻,但经济和城市发展差异明显,三地协同发展势在必行。北京资源、环境压力过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分散城市职能是一项重要举措、下图为“京津冀区域简图”及“京冀1980年、2012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材料二:在20世纪初,半岛上的奥兰多发展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农产品交易地,是著名的“橘子皮城市”。20世纪50年代后期,太空时代开始,奥兰多的某些公司开始制造导弹,以及位于佛罗里达东海岸的航天中心的建立,给该地区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和大量的就业机会。1971年迪士尼乐园建成以后,奥兰多成为一个主题公园大都市,同期,奥兰多还建成了高技术走廊。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当地有人建议大量接收移民,但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下图为奥兰多位置图。

(1)结合材料一,从城市化水平和速度两方面,指出1980~2012年北京和河北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别。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京将部分职能迁往河北的举措,对缓解北京城市问题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奥兰多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2023-03-25更新 | 1147次组卷 | 15卷引用:专题09 乡村和城镇(专题测试卷)-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3 . 读陕西省行政简图(下图)和陕西省两次人口普查城市人口变动情况表(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2010年人口普查(万人)

2020年人口普查(万人)

人口相对数变化(%)

全省

3733

3953

5.9

西安

847

1295

53

渭南

529

469

-11.3

咸阳

510

421

-17.3

宝鸡

372

332

-10.6

汉中

342

321

-6.0

榆林

335

362

8.5

安康

263

249

-5.2

商洛

234

204

-12.8

延安

219

228

4.4

铜川

83

70

-16.3

1.陕西省近十年城市人口变动情况,反映了陕西(     
A.大部分城市发展缓慢,经济衰退B.高新技术产业由中部向南部转移
C.大部分城市已进入逆城市化阶段D.省会城市的核心地位越来越突出
2.从陕西省近十年城市人口变动情况可以看出,西安比省内其他城市(     
A.气候条件更优越,吸引力更强B.资源环境承载力更高
C.公共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更强D.人口老龄化程度更高
2023-03-22更新 | 35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山东高考地理真题选择题变式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高纬度地区的工厂企业、交通运输等部门实行一种轮换工作用工制度,劳动者隔期休长假,一般不会长期离开原居住地到新工作地点定居,这种现象被称为外出打短工,这是俄罗斯劳动力迁移的主流方向之一。俄罗斯人口分布的分界线为“圣彼得堡—图瓦线”(“圣图线”),该线西南侧面积占全国13%,却集中了全国62%的城市、75%的人口,人口高度集中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少数大城市。图为2020年俄罗斯人口地理集中度空间分布图。


(1)描述俄罗斯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俄罗斯多外出打短工现象的原因。
(3)与长年外出务工相比,简述打短工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有利影响。

5 . 202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人口减少85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最早出现人口负增长的省区及其原因最可能是(     
A.北京   人口迁移B.黑龙江   人口迁移
C.贵州   死亡率上升D.浙江   出生率降低
2.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需要(     
A.全面放弃计划生育政策B.完善社会养老服务机制
C.从全球各地大量吸纳移民D.取消考试减轻家庭负担
2023-03-17更新 | 1005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3题及变式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86亿,其中在区县以外流动的外出农民工达到1.71亿。但近年来,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从流入地向流出地回流迁移的“逆迁移流”现象表现得更加明显。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从农民工输入地看,西部地区吸纳能力逐步增强。2017年,在西部地区务工农民工5754万人,增长4.9%,占农民工总量的20.1%,增速明显快于其他地区。

(1)分析导致农民工“逆迁移流”现象出现的原因。
(2)简述农民工“逆迁移流”现象对乡村地区的积极影响。
(3)分析西部地区吸纳能力逐步增强的重要意义。

7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空间格局上呈现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三大分区,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人口密度北部明显高于南部和中部。从20世纪80年代起,宁夏先后进行了六次生态移民工程,将123万贫困群众迁到宜居之地。下图为2010~2019年宁夏人口重心分布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宁夏人口重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重心一直向东北方向移动B.2010-2013年人口重心在几何中心北侧
C.2013-2015年人口重心移动速度较慢D.2016-2019年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2.生态移民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为安置区提供廉价劳动力,减轻负担B.安置区工业化水平提高,加剧环境污染
C.原居住地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D.移民群众生活生产环境转变,适应困难

8 . 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高度依赖于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城市,另一方面,服务业正在逐步替代工业,成为推动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服务业与城市人口的相互影响和协同演进,是推动服务业发展、深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之一。1995~2015年,福建省的城市人口分布重心与服务业分布重心均位于福建省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左图示意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与服务业的聚集系数,右图示意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和服务业分布重心演化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与服务业分布集中度的差异表现为(     
A.两者的分布集中度发展趋势相反B.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变幅更大
C.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高于城市人口D.城市人口的分布集中度增速较小
2.下列最能解释福建省服务业与城市人口分布重心演化轨迹特征的是(     
A.东北部的服务业区位条件最为优越B.服务业在大城市的分布集中度更高
C.2000~2005年西部迁入大量农民工D.1995~2000年两者的发展最为协调

9 . 依据“六普”“七普”数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规模在常住人口中的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值,但是少年儿童人口增幅却大于全国平均值,老年人口增幅小于全国平均值。图左、图右分别示意2010年至2020年珠江三角洲少儿人口比例和老年人口比例增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珠三角少年儿童增长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多孩比例高B.迁入率高,育龄人口多
C.改革试点,生育放宽早D.轻工业多,性别比协调
2.针对老年人口加速提高和少年儿童加速提高的地区在珠三角共存,区域规划中最合理的是(     
A.边远地区新兴产业发展,老城区用地空间拓展,新城区优化养老设施
B.边远地区优化教育设施,老城区优化养老设施,新城区新兴产业发展
C.边远地区用地空间拓展,老城区优化教育设施,新城区优化养老设施
D.边远地区优化养老设施,老城区存量设施改造,新城区优化教育设施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17个县市中曾有11个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就近相对集中安置迁出人口;因地制宜发展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与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劳务协作,组织当地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等方式,截至2020年,凉山州所有贫困户脱贫,所有贫困村退出,11个贫困县实现摘帽。

(注:易地扶贫搬迁是指在政府的统一组织和安排下,根据村民自愿的原则,将原本生活在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搬迁到生存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从根本上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方式。)

材料二:下图为凉山州附近地区地形图。

(1)分析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将易地搬迁作为脱贫途径的主要原因。
(2)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分析广东省佛山市与凉山市开展劳务协作对两地的积极意义。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