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202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人口减少85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最早出现人口负增长的省区及其原因最可能是(     
A.北京   人口迁移B.黑龙江   人口迁移
C.贵州   死亡率上升D.浙江   出生率降低
2.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需要(     
A.全面放弃计划生育政策B.完善社会养老服务机制
C.从全球各地大量吸纳移民D.取消考试减轻家庭负担
2023-03-17更新 | 1005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3题及变式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86亿,其中在区县以外流动的外出农民工达到1.71亿。但近年来,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从流入地向流出地回流迁移的“逆迁移流”现象表现得更加明显。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从农民工输入地看,西部地区吸纳能力逐步增强。2017年,在西部地区务工农民工5754万人,增长4.9%,占农民工总量的20.1%,增速明显快于其他地区。

(1)分析导致农民工“逆迁移流”现象出现的原因。
(2)简述农民工“逆迁移流”现象对乡村地区的积极影响。
(3)分析西部地区吸纳能力逐步增强的重要意义。

3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空间格局上呈现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三大分区,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人口密度北部明显高于南部和中部。从20世纪80年代起,宁夏先后进行了六次生态移民工程,将123万贫困群众迁到宜居之地。下图为2010~2019年宁夏人口重心分布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宁夏人口重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重心一直向东北方向移动B.2010-2013年人口重心在几何中心北侧
C.2013-2015年人口重心移动速度较慢D.2016-2019年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2.生态移民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为安置区提供廉价劳动力,减轻负担B.安置区工业化水平提高,加剧环境污染
C.原居住地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D.移民群众生活生产环境转变,适应困难

4 . 依据“六普”“七普”数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规模在常住人口中的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值,但是少年儿童人口增幅却大于全国平均值,老年人口增幅小于全国平均值。图左、图右分别示意2010年至2020年珠江三角洲少儿人口比例和老年人口比例增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珠三角少年儿童增长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多孩比例高B.迁入率高,育龄人口多
C.改革试点,生育放宽早D.轻工业多,性别比协调
2.针对老年人口加速提高和少年儿童加速提高的地区在珠三角共存,区域规划中最合理的是(     
A.边远地区新兴产业发展,老城区用地空间拓展,新城区优化养老设施
B.边远地区优化教育设施,老城区优化养老设施,新城区新兴产业发展
C.边远地区用地空间拓展,老城区优化教育设施,新城区优化养老设施
D.边远地区优化养老设施,老城区存量设施改造,新城区优化教育设施

5 . 黄河河槽与大堤之间的广阔滩区,既是汛期的行洪空间,也是区内群众的生产生活空间。黄河下游山东段的滩区居住人口60多万人,1950年至今,遭受不同程度的漫滩洪水20余次,社会经济发展滞后,贫困发生率高。2015年以来,山东省开展黄河滩区整治和居民迁建工作,立足于韧性发展理念,合理布局滩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提高面对风险时的快速应对、适应和恢复能力。居民迁建以就近避洪安置为主,引导群众由散居转向新型社区集中居住。下图为某类型河段的“两道防线,三滩分治”整治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迁建工作实施前,滩区贫困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种植业比重低             ②基础设施差             ③外出务工村民多             ④建房负担重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影响两岸滩地整治方案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类型B.河岸形态C.村庄数量D.农业结构
3.下列布局安排和整治措施,符合韧性发展理念的是(     
A.嫩滩建设防护林带,保持水土B.二滩建设社区,便于村民耕作
C.高滩设为种植业区,不易受灾D.防护堤M的建设标准高于N堤

6 . 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高度依赖于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城市,另一方面,服务业正在逐步替代工业,成为推动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服务业与城市人口的相互影响和协同演进,是推动服务业发展、深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之一。1995-2015年,福建省的城市人口分布重心与服务业分布重心均位于福建省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左图示意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与服务业的聚集系数,右图示意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和服务业分布重心演化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与服务业分布集中度的差异表现为(     
A.两者的分布集中度发展趋势相反B.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变幅更大
C.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高于城市人口D.城市人口的分布集中度增速较小
2.下列最能解释福建省服务业与城市人口分布重心演化轨迹特征的是(     
A.东北部的服务业区位条件最为优越B.服务业在大城市的分布集中度更高
C.2000~2005年西部迁入大量农民工D.1995~2000年两者的发展最为协调
3.福建省的城市人口分布重心与服务业分布重心偏向东南方向,可推测得出福建省东南部(     
A.城市密集B.气候适宜C.重工业发达D.环境质量高
2023-01-10更新 | 1515次组卷 | 9卷引用:全国卷B(高一地理·期末真题·必刷卷)-【期末真题·必刷卷】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综合测试卷

7 . 目前我国每年流动人口规模近4亿,其中有近2亿为跨省迁徙,人口首位流是流动规模占首位的网络路径,可以清晰地识别基于人口流动网络中的主导关系。下图示意我国各省人口省际迁出的首位流和次位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跨省人口首位流和次位流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资源丰富程度C.省区地域大小D.自然环境质量
2.我国东部地区跨省人口首位流体现了人口迁移遵循(     
A.环境相似性B.要素综合性C.条件复杂性D.地域邻近性

8 . 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现象称作老龄化“城乡倒置”。下图为2000~2020年我国四个省市区65岁以上的城镇和农村人口比例,其中柱状图为城镇,折线代表农村。完成下面小题。

1.四省市中老龄化“城乡倒置”起步最早、目前最严重的是(     
A.北京市B.黑龙江省C.福建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诱因是(     
A.城市化占用土地B.农业实现机械化
C.农村的耕地流转D.城乡收入差距大
2022-12-20更新 | 1006次组卷 | 13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考试卷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储备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供需平街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明尼苏达州乡村人口都经历了由扩张到收缩的变化过程,均在不同阶段出现了乡村空心化严重、人居环境破败等现象。自1990年以来,明尼苏达州通过“村村合作”“城乡互联”等策略吸引众多城市居民前来旅游、定居。下列两图分别示意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变化趋势和美国明尼苏达州乡村发展历程。




(1)简述人口流失给我国东北地区乡村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2)分析1960~1990年美国明尼苏达州人口迅速外流的原因。
(3)说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发展历程对于我国东北地区乡村振兴的启示。
2022-10-29更新 | 953次组卷 | 7卷引用:23讲 人口迁移(专题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10 . 人口老龄化是在人口年龄结构、社会经济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表为2020年长江上、中、下游经济带的人口老龄化因子探测结果。q值为驱动力指标,取值范围为[0~1],值越大表明因子对人口老龄化的驱动力越强。长江经济带人口老龄化处在不断深化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维度影响因子上游地区(q值)中游地区(q值)下游地区〈q值)
人口因素自然增长率0.7050.5660.236
经济基础人均GDP0.1010.0440.159
一般财政支出0.0430.3060.27
第三产业增加值0.2330.0750.08
职工平均工资0.4530.270.307
社会保障医卫机构床位数0.2840.30o0.231
普通中学数0.2050.7870.219
1.与中、上游地区相比,影响长江下游地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A.劳动人口流入B.劳动人口流出C.出生率低D.死亡率低
2.“一般财政支出”对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化影响明显偏弱,主要反映该地区(     
A.环境优美B.未富先老C.自然增长快.D.工资水平高
3.为缓解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引发的人口老龄化现象,长江经济带最应该(     
A.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B.推进地区教育资源公平
C.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负担D.完善居民养老保障体系
2022-10-27更新 | 1899次组卷 | 18卷引用:热点06 人口、资源、环境 -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