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4 道试题

1 . 一般来说,县域内人口流出越多,该地区城镇吸引力越弱。但近年来,在四川县域城镇化中,却呈现了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的情况。下图为“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条件下四川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较快对本地带来的影响是(     
A.就业机会增加B.劳动力增加
C.公共服务压力增大D.工业化提高
2.依据图示县域城镇化模式推测未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增长潜力及其原因(     
A.较大-收入返还增加B.较小—房价增长过快
C.较大—城区设施完善D.较小—农村人口减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广东省是我国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发达,出行方便B.生态环境优,居住条件好
C.政府鼓励,政策引导D.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
2023-12-3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中学东校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期素质评估地理试卷(合格考)

3 .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自治区以分批次、整村搬迁方式进行区内人口迁移,其中南部的林芝市是主要迁入地之一。迁入的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在迁入地组成新村落。下图示意西藏自治区区内人口迁移主要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藏自治区以分批次、整村搬迁方式进行区内人口迁移,其主要目的是(     
A.放缓人口增长速度B.均衡区域人口分布
C.促进城乡产业融合D.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2.林芝市成为人口主要迁入地,主要得益于(     
A.环境承载力高B.距离迁出地近
C.人口分布较少D.民族构成多样
3.对于搬迁后的居民,当地政府最需要(     
A.保持居民原生产方式B.提高当地城镇化水平
C.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D.复原搬迁前生活环境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广州市依托制造业起步发展,在中心城区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区,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2008年起,广州市陆续将中心城区的工业企业迁至郊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中心城区的海珠区将都市型工业作为发展的重点。都市型工业主要以信息流、物流、人才流等资源为依托,发展高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


(1)将中心城区的工业企业迁至郊区的目的主要是(     
A.减小居民通勤距离B.优化城市空间结构C.调整地区产业结构D.提高城区居民收入
(2)以下产业类型中,最符合“都市型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纺织服装B.石油化工C.工程机械D.人工智能
(3)新时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②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
③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
④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
⑤大力发展中小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

材料二:目前我国正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努力使之成为世界一流湾区。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湾区的经济发展趋势一般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创新经济演变。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密度大,经济总量高,世界500强企业总部约有20家,高校及研究机构多。



(4)香港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是(     
A.地狭人稠,资源缺乏B.劳动力紧缺且素质低
C.缺乏资金和管理经验D.教育和科技发展滞后
(5)香港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有(     
①借助港珠澳大桥,加强与珠海和澳门的联系
②以加工制造业为支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依托,与区内城市协同发展
④发挥港口优势,带动大湾区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积极影响有(     
①提高粤港澳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②提高粤港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地位
③加强粤港澳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
④有利于香港和澳门的独立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相比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更易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是(     
A.行政管辖关系B.经济发展水平C.风俗习惯差异D.人口规模结构
(8)从人文地理角度,概述粤港澳大湾区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
2023-12-2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合格考试题
5 . 近三年广东省老龄化水平相比于全国平均水平低,试分析主要原因。
2023-12-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改革开放以来,湛江在2010年之前长期存在人口大量流出的状态。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布局、广湛高铁全线开工、广东新型一体化基地项目的落地,湛江人口大规模流出的状况开始缓解。试分析其原因。
2023-12-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7 . 材料一:全国人口普查是由国家在统一的时间以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对全国现有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全项调查登记。如图所示图1示意第六、第七两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七普)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比情况,图2示意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各地区人口比重及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二:2020年,大陆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9%,相较于2010六人普时的49.7%,上升了14.2个百分点。广东省作为人口流入的重要省份,成为人口数量第一大省。技术创新正在引发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也改变着人口的流动模式。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深圳(创新之都)、珠海(花园城市)、东莞(制造业之都)四地2010—2015年流入人口年均增量的变化。



1.与六普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为(     
A.青壮年人口比重变化最大B.老年人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C.少年儿童的数量有所减少D.劳动人口比重有所增加
2.与六普相比,七普时我国人口地区分布差异的变化及产生的原因是(     
A.东北地区人口占比增加,振兴东北措施的实施
B.中部地区人口占比减少,产业结构向西部转移
C.西部地区人口略有增加,扶贫攻坚措施的实施
D.东部地区人口明显增加,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3.针对我国七普人口的变化特点,我国需要进一步(     
A.关注失业人口B.限制人口流动C.增加养老投入D.推进逆城市化
4.读材料二,2000—2010年,东莞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外来投资多,制造业发展迅速B.创新能力强,大量人才迁入
C.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适宜居住D.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5.读材料二,相较于2000—2010年,2010—2015年东莞、珠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人口流动模式反映了(     
①东莞产业规模扩大②深圳对高、低技能人员吸引力大
③珠海人居环境不断优化④广州人口规模优势依然明显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8 .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三省是我国人口收缩的典型区域,县域人口收缩程度和原因更为复杂。图为东三省县域人口收缩空间格局。完成下面小题。

1.东三省地区县域人口收缩空间格局显示(     
A.中度收缩态势比较显著B.收缩程度由北向南减弱
C.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异D.能够减轻社会养老负担
2.影响乙地区人口收缩外迁的主要因素有(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甲地区为缓解人口收缩的影响,宜重点发展(     
①口岸边境贸易②高新技术产业③矿产加工产业④森林生态开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 . 四川省县域城镇化呈现出特殊发展模式: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下图为“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20年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     
①本地工业化②本地生产性服务业③异地工业化④本地生活性服务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该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远超地级市的原因是县域(     
A.工业发展水平较高B.农村人口流出较多C.城镇住房价格较低D.公共服务设施较好
2023-12-25更新 | 326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