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据统计,2014年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人口总增长率为4.83%

材料二:下图为“2014年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材料三:2014年底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已达2.12亿,约占总人口的15.5%,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分别为54%45.6%,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1)据材料一说明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说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说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将产生的社会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 .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状态。下图示意1990-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及全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表示意人口结构类型与人口老龄化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结构类型人口老龄化系数(%)
年轻型<4.0
成年型I期4.0~5.5
成年型II期5.5~7.0
老年型I期7.0~10
老年型II期10~14
老年型III期≥14


1.图示年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5年全国各地区人口结构类型进入老年型II期
B.同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老龄化系数越大
C.广东省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D.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老龄化减缓且发展速度越来越慢
2.图示年份,全国人口老龄化系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为负值B.青年移民显著减少
C.老年人口大量迁入D.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3.下列措施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的是(     
A.鼓励生育,接纳移民B.延迟退休
C.积极发展老龄产业D.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2023-03-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艺书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近年来,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北京市部分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并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网。河北省廊坊市下辖的固安县、香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三河市紧邻北京,人口数量多,四县市常住人口呈现明显增长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近年来廊坊四县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A.就业机会多B.旅游业发达C.农业规模大D.高铁带动作用
2.廊坊四县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     
A.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B.只承接高新技术产业
C.合理布局引进的工业D.增加粮食的种植面积
2023-06-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家庭户规模是指每个家庭的总人口数量,可以衡量一个区域的人口出生和人口迁移情况。在我国人口出生率整体下降的背景下,家庭户规模发生明显变化(见图),2021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家庭户规模出现短暂性上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家庭户规模的变化,说明我国(     
A.总人口数量加速增长B.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
C.人口迁移规模变小D.出生人口数量明显增多
2.2021年我国家庭户规模短暂性上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区际人口迁移数量减少B.空置房屋的数量明显增加
C.出生人口数量大量增加D.国内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减小
2023-06-19更新 | 910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新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人口流动模式逐步发生变化,外迁人口回流趋势明显。下图示意2017年我国人口回流至不同等级城镇占比分布(不包括农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中信息可知,2017年我国(     
A.各地区回流至省会城市人口多于县级市
B.东部地区人口多回流至经济发达城市
C.省会城市吸引力中部较其他地区突出
D.西部地区人口多回流至省级行政中心
2.制约人口向县级市回流的主要因素有(     
①生活成本 ②就业机会 ③交通条件 ④自然环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1-16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


材料二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

材料三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



(1)从材料一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表现为:首先是____率下降,其次是____率下降,最后导致____率的下降。
(2)城市与农村间的人口流动是春节前后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春节前后人口流动的方向分别为________
(3)材料三说明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____
(4)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
2023-09-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7月宁夏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7 . 探究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演化趋势以及之间的协调性可直观地展现地区人口与经济的空间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为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的确定,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下图为2010、2015、2016和2020年华北地区某市人口经济不一致指数空间分布格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20年间,R县(     
A.人口聚集始终低于经济聚集B.人口、经济集聚趋于一致
C.人口集聚程度不断降低D.经济集聚程度不断降低
2.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空间分布格局说明(     
A.西部县区人口动力不足B.东部县区人口动力不足
C.2015年人口与经济的不一致性最弱D.2020年人口与经济的不一致性最强
3.下阶段,该市可(     
A.西部县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B.东部县区发展特色产业,承接产业转移
C.中部城区完善基础设施,吸引人口迁入
D.鼓动人口向东部县区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23-03-02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唐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人口迁移是区域人口结构、城镇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85~202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规模从约1100万人增加至5168万人,而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也在2020年末达到63.89%。下图示意2000~2020年中国各区域人口迁出率、人口迁入率,其中人口净迁出率=人口迁出率-人口迁入率(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20年,我国(     
A.东部地区人口净迁入增幅持续增大B.中部地区人口回流趋势增强
C.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入降幅变化平稳D.西部地区人口外流规模增大
2.现阶段东部地区依然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入地区,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     
A.生活消费成本较低B.交通通信发达C.自然环境优越D.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3.我国人口大量迁入城镇可能会导致我国乡村地区(     
A.耕地撂荒现象明显增多B.新宅基地数量剧增
C.家庭老幼人口占比下降D.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2023-07-1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2018年上海市经济总量居全国省区(直辖市)第11位,是我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安徽省经济总量居全国第13位。下表为2018年上海市和安徽省人口变动情况统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自然增长率(%)总增长率(%)
上海市0.1800.225
安徽省0.6450.335
(1)上海市和安徽省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为____,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
(2)分别说明上海市和安徽省的人口总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状况。
(3)分析上海市和安徽省的人口总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差异形成的原因。

10 . 《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指出,中国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势头将有所减弱,下图示意北上广深未来人口预测增长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北上广深四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期广州对环境资源的需求最大
B.2024年之前北京与广州人口规模增速因政策而不同
C.四市后期人口规模稳定,说明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D.北京、上海在2026年之后人口规模一致,自然增长率都为零
2.推测形成北京和上海人口增长趋势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自然增长趋缓②大城市经济发展迟缓
③迁入人口减少④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放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5-23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