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5 道试题

1 . 中国东北地区的西辽河流域地处季风气候敏感带,古聚落的数量和分布范围变化频繁。研究发现,西辽河流域是我国早作农业起源的重要区域,史前人类主要聚集在河流阶地,采集、渔猎和农牧业是其主要经济生活方式。下图示意距今 6000-2000年来西辽河流域遗址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限制该流域古聚落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B.地形C.气候D.植被
2.与红山文化时期相比,小河沿文化时期该流域的气候趋向(     
A.夏季风增强,气候趋向冷湿B.夏季风增强,气候趋向暖干
C.夏季风变弱,气候趋向暖湿D.夏季风变弱,气候趋向冷干
3.图示时段中,该流域内先民分布范围最广的是(     
A.红山文化时期B.小河沿文化时期
C.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D.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

2 . 人口持续净流出三年以上称为人口收缩。不同尺度下区域人口流动具有不同的特征,以地级行政区为尺度、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收缩总面积较小,占黄土高原地级行政区的22%;但从县级行政区尺度上看,人口收缩总面积较大,占黄土高原县级行政区的3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收缩的地级行政区总面积远小于收缩的县级行政区总面积,反映出大量人口由黄土高原内(     
A.欠发达县域迁往相对发达县域B.各县域迁往地级行政区中心
C.地级行政区中心回流到各县域D.各县域迁往黄土高原外的发达地区
2.要改善黄土高原人口收缩现象,关键在于(     
A.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吸引力B.壮大乡镇集体经济整体实力
C.有序推动小城市土地扩张D.加强对生态脆弱区的环境治理
2023-04-05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一考试地理试题

3 . 人户分离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公民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现象,与户籍制度、经济发展联系密切。2020年开始,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下图为我国2010~2021年人户分离人口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示人户分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B.生态环境区域差异较大
C.人口政策的区域差异D.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2.2020年以后我国人户分离人口增多,可能导致(     
A.人口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减弱B.城市教育资源压力减小
C.农村老龄化现象日渐严重D.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发展,将武汉确定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近年来,武汉光谷已形成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该城市从传统的“钢城”向“芯城”转型升级。

材料二:武汉附近的长江河道中沙洲众多,成因不同,消长不停。受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影响,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出现“洲渚日增,江流日狭”的现象。

材料三:如图为长江黄金水道布局示意图和武汉及周边地区略图。

(1)说出甲、乙两处沙洲的不同成因。
(2)简述材料二中“洲渚日增,江流日狭”的原因。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武汉成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
(4)简述哪些区位因素的变化,促使武汉从“钢城”向“芯城”转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

(1)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
(2)分析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两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黑龙江、吉林的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增速从2011年开始转为负增长;辽宁的常住人口也几乎是零增长。东北人口大量流失,相当一部分是高层人员或者技术骨干,尤其是大学毕业后很少回东北发展,还包括大量从农村外出打工的年轻劳动力,人口老龄化逐渐严重。

(3)分析材料二东北三省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
2023-03-2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五中学、惠州市惠阳叶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剧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2.2013年后该省(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3.在当今世界,对人口迁移往往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气候B.自然灾害C.经济D.战争
2023-03-24更新 | 8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姓名:张伟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7年3月
籍贯:湖南
就业状况:江苏黎明针织厂
就业地:江苏
姓名:刘婷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48年2月
原住地:北京
现住地:海南(退休后移至)就业状况:退休
1.影响张伟进行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运输B.政治文化C.自然环境D.社会经济
2.影响刘婷迁移至我国南部海南定居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务输出B.气候C.资源D.水源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卡塔尔地处波斯湾沿岸,大部分地区为覆盖沙土的荒漠,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国内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凭借每年大量的资源出口,其人均GDP常年都保持在世界前列。卡塔尔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2022年总人口约288万人,其中卡塔尔籍公民仅40万人,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2022年11月20日-12月18日,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据统计,期间约有120万外国球迷到现场观赛,对当地影响空前。


(1)分析卡塔尔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2)试列举外籍人口在卡塔尔从事的主要行业。
(3)论述世界杯期间大量球迷涌入对卡塔尔的影响。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卡塔尔地处波斯湾沿岸(图左),大部分地区为覆盖沙土的荒漠,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国内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凭借每年大量的资源出口,其人均GDP常年都保持在世界前列。卡塔尔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2022年总人口约288万人,其中卡塔尔籍公民仅40万人,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图右)。2022年11月20日-12月18日,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据统计,期间约有120万外国球迷到现场观赛,对当地影响空前。

(1)分析卡塔尔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2)指出制约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试分析如何提高该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3)论述世界杯期间大量球迷涌入对卡塔尔的影响。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留守儿童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当地留守儿童比例一度高达90%。近年,随着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实施,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总体数量持续减少。目前,四川、安徽、湖南、河南、江西、湖北、贵州等省份的留守儿童数量仍较多。

材料二: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结合材料,描述我国留守儿童的空间分布特征。
(2)指出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目的地,并分析原因。
(3)2009至2019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就业比例有什么变化?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