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1 . 截至2020年,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为23.81%,比城镇高出7.99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较大幅度增产,但机械化水平仍然较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A.人口死亡率B.环境承载力C.人口迁移D.人口出生率
2.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较大幅度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A.粮食生产面积增加B.农村劳动力素质高C.产地自然环境优越D.支农惠农政策促进
3.为提高农村机械化水平,从长期来看最有效的措施为(     
A.加大农村教育投入B.引进外来技术C.保障农业种植面积D.鼓励村民回流
2023-07-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2 . 人口回流正成为中国人口流动的重要趋势,并将深刻影响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前景。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制度距离(指规则、规范、认知的差异)和文化距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经济距离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有关人口回流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陷于衰退B.有利于降低东部沿海地区用工成本
C.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D.有利于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2023-07-1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与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1995~2016年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3年期间,该地区的人口总量(     
A.持续增加B.先增加后减少C.持续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
2.2013年以来,该地区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加剧B.GDP增长缓慢C.环境承载力下降D.产业结构优化
2023-07-12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在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城流动人口的返乡回流现象逐渐显现。根据近年来全国流动人口调查数据,通过分析不同省市作为流出地的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绘制了流出地视角下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空间差异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具有较强回流意愿的流动人口特征是(     
A.以青壮年为主B.收入水平高
C.进城务工时间长D.受教育水平低
2.导致图中云南省和贵州省流动人口回流意愿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地方政策支持B.地域文化独特
C.气候冬暖夏凉D.矿产资源开发
2023-07-1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未来一二十年,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十三五”时期,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继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由小城镇向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流动产生的影响有(     
A.带动大城市相关产业发展B.提高小城镇城市化水平
C.减轻大城市生态环境压力D.明显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2.中、西部地区的省内流动农民工明显增加,反映出(     
A.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日益缩小B.农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逐年增多
C.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日趋缩小D.乡村的基础设施日渐完善
2023-07-0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和服务业空间重心演化轨迹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福建省1995~2015年城市人口重心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     
A.气候因素B.矿产资源C.自然灾害D.经济发展
2.下列关于福建省城市人口与服务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与服务业空间重心变化趋势相同
B.城市人口与服务业空间重心变化最大的年份是2000~2005年
C.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发达是服务业重心偏向东部的主要因素
D.改革开放政策的变化是导致服务业重心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3-07-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三湘名校教育联盟&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常住人口约12601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约增加2171万人,连续14年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读2010年、202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广东省四个功能区常住人口数量占比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珠江三角洲核心区沿海经济带东翼地区沿海经济带西翼地区北部生态发展区
2010年53.87%16.11%14.61%15.41%
2020年61.91%12.95%12.51%12.63%
1.广东省人口规模连续14年居全国第一,说明广东省(     
A.耕地面积广大,环境人口容量大B.区域开放程度高,提升了人口容量
C.气候适宜,远未达到人口合理容量D.人均消费水平低,增强了环境承载力
2.2010一2020年广东省内(     
A.珠三角核心区房价涨幅最高B.北部生态发展区人口正增长
C.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全国快D.珠三角核心区就业压力最大
2023-07-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为山东省济南市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变化图和省内迁往济南市、淄博市的人口数量及受教育情况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中关于济南市2010~2020年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A.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B.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约在20%~30%之间
C.15-64岁人口比重先下降后上升
D.0~14岁人口比重先上升后下降
2.为应对图甲中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带来的社会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全放开生育政策,鼓励早婚多生
B.落实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C.严格落实户籍管理,减少人口迁移
D.持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3.山东省内迁往济南市和淄博市的人口差异及人口迁移对城市造成的影响是(     
A.迁往济南市的高中以上学历人数多于淄博市,扩大了济南市的环境人口容量
B.迁往济南市的人口总量大于淄博市,减轻了淄博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C.迁往淄博市的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于济南市,淄博市非农用地规模仍会不断扩大
D.迁往淄博市的人口数量小于济南市,济南市的人口就业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
2023-07-04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西海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代称,该地区经济落后,少数民族众多。为解决贫困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将西海固贫困人口迁往银川平原(见下图)。闽宁镇政府为带动移民脱贫致富,发展菌草蘑菇产业,将巨菌草作为蘑菇的培养基原料,同时开挖半地棚或利用废弃窑洞种植双孢菇。双孢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8℃-27℃,长时间的高温或低温都会影响蘑菇的产量和品质。



(1)结合当地现状,说明在迁入地开发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2)简析开挖半地棚或利用废弃窑洞种植双孢菇的优势。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闽宁镇发展菌草蘑菇产业的意义。
2023-07-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农业人口包括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和由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抚养的人口。陕西省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近半数的农业人口分布于陕北和陕南的农村地区。图1示意按水文、地貌等特点,将陕西省划分为陕北(高原)、关中(渭河平原)和陕南(山地)三大地区。图2示意1993~2014年陕西省农业人口重心变化,1993~2014年全省农业人口重心始终位于关中地区的泾阳县境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3~2014年陕西省农业人口重心变化的总体趋势可以反映出(     
①陕北产业结构非农化趋势加快②陕南农业人口减少,降速快于陕北
③全省农业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持续加剧④关中地区离省会城市较远,非农业人口占主导地位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该阶段关中地区农业人口数量占全省半数以上,农业人口密度远大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得益于(     
A.铁路运输能力强B.农业发展基础好C.城镇化水平高D.人均粮食产量高
3.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陕西农业人口大量流入城镇给农村地区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增加耕地面积B.促使出生人口增多C.缓解人地矛盾D.导致老龄化程度低
2023-07-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