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 道试题
1 . 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第16届亚运会在图中A城市举行,该城市名称是______
(2)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的迅速发展,其城镇人口比重迅猛增加。这说明工业化对该地区的______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说明A城市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
(4)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首次成为人口总数最多的省份,这主要是因为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迁入。影响其人口迁入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因素。
(5)外来人口的迁入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何积极意义?______
2020-10-22更新 | 28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学考班)试题

2 . “收缩型城市”是指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人口流失和经济衰退是判断城市收缩的主要指标。中国东北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的收缩最为严重,且集中出现了“市区—市辖区”双收缩的现象。读2007年至2016年中国收缩型城市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收缩型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收缩的原因相同B.西南地区个数较多
C.全是资源型城市D.东北地区共有11个
2.长经济带的收缩城市应对“收缩”的有力措施有(     
①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
②趋利避害,打造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
③优先配置主城区公共交通设施
④发展文化旅游业,大量吸引游客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7-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据统计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姓氏可以帮助我们追踪并理解中国人口迁移。据此回答问题。

1.2018年李姓跃居为中国第一大姓,就地区分布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河南为中国李姓第一大省。历史上河南处于中原地区,其李姓人主要是从甘肃逐渐迁入,甘肃李姓人迁移到河南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因素B.躲避战乱C.中原地区经济发达D.气候条件较好
2.近些年来,我国不少省份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份中最典型的是(     
A.浙江B.云南C.湖南D.河南
2022-08-3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下表为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2013--2017年常住人口增量及2017年城市化水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增量(万人)2017年城市化水平(%)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
I5080125l5017069.85
42536l525953.49
4637192.4一2.286.5

1.I、II、III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     
A.粵、皖、京B.京、皖、粵C.皖、粵、京D.粤、京、皖
2.2017年II行政区常住人口增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主要原因是(     
A.外来人口增加B.第一产业发展快C.务工人员回流D.人口出生率提高
2022-08-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李白将乡愁寄予一轮明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席慕容认为乡愁是一种模糊的惆怅……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寄乡愁于笔端,表达思乡之情,这些乡愁都是基于文化范畴的对故乡的思念与怀想。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若从地理角度解读乡愁,其意蕴与内涵应有所拓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乡愁产生的地理原因不包括
A.人口迁移B.经济全球化C.城市化D.逆城市化
2.下列地理现象中不能体现乡愁的是
A.个别投资者因为个人偏好,选择在工业区位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的地方建厂
B.2017年2月2日,多条高速公路因为车流量太大短时间封闭
C.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
D.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
2020-03-02更新 | 252次组卷 | 28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湖南省衡阳县2017-2018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2021年5月,随着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我国宣布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杭州市总人口(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8.67,比全国总人口性别比高3.6。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实施“放开三孩”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性别失调B.人口机械增长率下滑
C.人口出生率低D.人口死亡率高
2.杭州市总人口(常住人口)性别比大于全国的原因是(     
A.人口迁入多B.医疗水平高C.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容量大
2021-07-15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农业人口包括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和由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抚养的人口。陕西省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近半数的农业人口分布于陕北和陕南的农村地区。图1示意按水文、地貌等特点,将陕西省划分为陕北(高原)、关中(渭河平原)和陕南(山地)三大地区。图2示意1993~2014年陕西省农业人口重心变化,1993~2014年全省农业人口重心始终位于关中地区的泾阳县境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3~2014年陕西省农业人口重心变化的总体趋势可以反映出(     
①陕北产业结构非农化趋势加快②陕南农业人口减少,降速快于陕北
③全省农业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持续加剧④关中地区离省会城市较远,非农业人口占主导地位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该阶段关中地区农业人口数量占全省半数以上,农业人口密度远大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得益于(     
A.铁路运输能力强B.农业发展基础好C.城镇化水平高D.人均粮食产量高
3.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陕西农业人口大量流入城镇给农村地区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增加耕地面积B.促使出生人口增多C.缓解人地矛盾D.导致老龄化程度低
2023-07-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

材料二 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


材料三 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迁出迁入
乡村75.6%22.8%
城市24.4%77.2%

材料四 2010年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发展阶段,该阶段容易产生的城市化问题有哪些?

10 . “逃离北上广”成为近几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新趋势,“逃离人群”多以迁入周边潜力城市为主,也出现了“北雁南飞”的趋势。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人口“逃离北上广”,主要因为“北上广”
A.人口规模大B.环境质量差
C.生活成本高D.就业机会少
2.“逃离人群”呈现“北雁南飞”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南方
A.就业环境好B.教育水平高
C.气候较温暖D.土地资源多
3.“逃离人群”的迁入,对潜力城市的主要影响是
①缓解环境压力
②人口性别结构趋于合理
③促进文化交流
④优化产业结构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