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下图是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南省地图,读后回答问题。

(1)判断M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水稻/小麦),并分析其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________
(2)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省道省外务工经商的人口数量达200多万人。试分析这一现象对该省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2022-09-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2016年12月15日春运返程火车票开始预售,春节过后大量务工人员将从中西部地区奔向东部地区,该现象总体上属于(     
A.省内人口迁移B.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
C.国内人口迁移D.乡村到乡村的人口迁移
2022-09-2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据统计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姓氏可以帮助我们追踪并理解中国人口迁移。据此回答问题。

1.2018年李姓跃居为中国第一大姓,就地区分布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河南为中国李姓第一大省。历史上河南处于中原地区,其李姓人主要是从甘肃逐渐迁入,甘肃李姓人迁移到河南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因素B.躲避战乱C.中原地区经济发达D.气候条件较好
2.近些年来,我国不少省份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份中最典型的是(     
A.浙江B.云南C.湖南D.河南
2022-08-3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下表为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2013--2017年常住人口增量及2017年城市化水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增量(万人)2017年城市化水平(%)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
I5080125l5017069.85
42536l525953.49
4637192.4一2.286.5

1.I、II、III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     
A.粵、皖、京B.京、皖、粵C.皖、粵、京D.粤、京、皖
2.2017年II行政区常住人口增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主要原因是(     
A.外来人口增加B.第一产业发展快C.务工人员回流D.人口出生率提高
2022-08-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乌克兰黑土广布、是世界葵花第一大生产国。位于乌克兰黑海沿岸的某企业生产葵花籽油,当地葵花籽成熟后统一收割,及时送到这工厂进行加工,全程机械化运作,所产的葵花籽油品质化良,生产成本低。葵花籽油生产出来后,通过管道运送到2km外的港口装船出口。下图示意乌克兰向日葵种植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2年导致乌克兰人口迅速减少的因素可能是(     
A.自然灾害B.宗教C.经济D.人口迁移
2.乌克兰葵花籽油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     
A.全程机械化,科技水平高B.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少
C.夏季降水多,水热条件好D.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3.下列关于乌克兰费花籽油运输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管道运输连续性强,便于管理②铺设管道成本低
③海运运量大,运费低④海运时效性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完成了从人口低流动性的“乡土中国”向高流动性的“迁徙中国”的历史性转变。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为3.76亿人,占总人口的26.6%。下图为2000-2020年我国各地区常住人口增量占比统计图。



(1)推测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特征。
(2)分析2010--2020年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增量占比为负值的原因。
(3)简述华南地区常住人口变化对其工业和服务业的有利影响。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迁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1960~2020年,全球高收入经济体人口净流入规模累计1.4亿人,来自中高、中低、低收入经济体人口的比例分别为26.4%、50.0%、27.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2018年,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经济份额占比分别较1970年变化增长4.4、-3.8、0.6个百分点。在日本城镇化进程中,人口随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从向三极集聚到向一极集聚。下图示意日本三大城市群人口净迁入变化。



(1)从跨国层面和城乡层面,概括国际人口迁移方向的主要特征。
(2)日本人口1973年以前向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三极集聚,1973年之后转为向东京圈一极集聚,试说明原因。
(3)分析人口流入对日本三大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8 . 湖南沅水流域是一个山地交错、河网纵横的典型山地流域,当地有“依山型”和“离山型”村落选址,在不同择址条件下,其村落规模,格局等发展存在差异。下图为沅水流域两村落示意图,两村落居民早期主要从事农业活动,目前多以进城务工为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乙图相比,甲图中村落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水源较足B.地形平坦C.水运便利D.土壤肥沃
2.乙图中,村落需要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A.寒潮B.台风C.滑坡D.海啸
3.与早期相比,目前两村落居民(     
A.文化水平降低B.以游牧为主C.经济收入减少D.流动性增强
2022-07-08更新 | 25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人口分布基尼系数是反应人口分布集中程度的指标,数值分布范围是0~1,其中0表示人口分布均匀,自然环境、政策、生育率、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等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黑河一腾冲线(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显著。下表为我国四大地区2000~2020年人口分布基尼系数。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2000~2020年各区域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

2000年2010年2020年
全国0.7110.7180.735
胡焕庸线两侧东南半壁0.5170.5340.566
西北半壁0.7540.7480.752
四大地区东部0.3650.3980.427
中部0.3020.3050.336
西部0.7730.7650.771
东北0.4490.4590.504
1.相比于东部地区,胡焕庸线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基尼系数,主要影响原因有(     
①城乡经济差距大,人口向城市迁移②农村生育率低,人口增长缓慢
③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向绿洲迁移④国家政策引导,人口向东部迁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北一带人口流失严重,东北三省总流失人口数达到了941万。其原因主要有(     
①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较慢②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③人口性别比加大④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7-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京、沪B.黑、吉C.粤、鄂D.渝、黔
2.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
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
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A.向城市群集聚B.向中西部迁移C.沿长江带集聚D.分布更加均衡
2022-07-05更新 | 9995次组卷 | 5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