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
C.缓解了人口对交通、教育、住房等的压力D.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
2.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A.推力可能表示良好的医疗条件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
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D.拉力I可能表示较低的生活成本
2023-05-16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1人口(高频选择题6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2 . 读某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乡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省级行政区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B.东部均较西部严重
C.南方均较北方严重D.广东受人口迁入影响大
2.北京、上海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区(     
A.农村经济较发达B.农村人口数量少
C.农村人口外迁数量多D.农村人口政策宽松
3.贵州、四川等地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A.制定宽松的生育政策,改变人口结构B.限制人口外迁
C.大力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就业机会D.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
2023-05-16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1人口(高频选择题6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3 . 调查报告显示,某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分别比上年下降2.4%7.6%,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下图为该年我国农民工流向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该年我国农民工流动叙述正确的是(     
A.流向西部的农民工数量多于流向东部B.流向东部的农民工数量最少
C.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东部地区D.东部地区的生活成本上升
2.为缓解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用工荒”,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A.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B.吸引海外移民,鼓励生育
C.减小投资规模,改善工业布局D.降低生活水平,减少生活成本
2023-05-15更新 | 244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1 人口(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4 . 下图示意我国西部某省2004年以来,年末常住人口和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2010年年末常住人口比2004年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B.政策C.疫情D.经济
2.图中体现出的城镇化特征是(     
A.城镇用地规模扩大B.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城镇土地地租下降
3.近年来,随着该省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城市发展更要注重(     
①优化城镇布局,统筹城乡发展②集约利用资源,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③减少人口迁入,推进农村农业发展④保留城市原有风貌,禁止人为干扰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3-05-10更新 | 177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2城镇化(高频选择题6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5 . 21世纪前20年中国人口迁移的地理格局稳中有变,但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中部地区人口迁出强度长期领先,东北地区人口迁出强度不断增强。下图为2000~2020年中国四大地区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     
A.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B.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东北地区
C.东北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D.东北地区   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东部地区
2.乙地区人   口迁出率长期高于丙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总量大B.经济水平高C.迁移距离近D.生态环境差
3.外来流动人口增加,对迁入地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①促进产业升级             ②促进经济发展             ③延缓老龄化进程
④扩大人口容量             ⑤加大环境压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2023-05-06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项01 期中测验:易混易错精练-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江苏地区)

6 . 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的同时,农村地区劳动力也存在弱回流。研究人员对珠江三角洲外围地区15个村的部分回流劳动力进行了问卷调查,下图为本次调查中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行业类型分布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就业机会减少
B.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加重
C.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D.国家实施乡村振兴,鼓励农民回乡创业
2.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选择的特点,可推测(     
A.回流后其职业选择倾向农业生产活动B.回流后乡村交通运输业得到较大推动
C.回流前后从事行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D.回流后乡村制造加工业发展最为显著
2023-05-04更新 | 16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1人口(高频选择题6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7 . 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数据显示,江苏省常住人口为84748016人,较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增长了7.74%。下表为“江苏省各地级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南通泰州镇江
六普(%)13.308.105.8410.179.265.873.96
七普(%)15.048.816.2310.999.125.323.79
城市扬州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
六普(%)5.679.236.106.005.5910.90
七普(%)5.387.925.385.885.4310.72
1.两次人口普查期间,以下地级市中人口占比变化最小的是(     
A.无锡B.镇江C.南通D.南京
2.六普到七普期间,苏州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经济迅速发展B.生育政策调整C.落户门槛提高D.消费水平提升
2023-05-04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人口(高频选择题6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8 . 下图为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与分区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     
A.东部地区占比先升后降B.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在2015年以前一直增加
C.中西部地区占比持续下降D.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2015年以前一直增加
2.造成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变化的原因有(     
A.全国交通条件改善,人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
B.各地户籍政策放开,流动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
C.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下降,对流动人口吸引力下降
D.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流动人口吸引力有所增强
2023-05-04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人口(高频选择题6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9 . 人口重心变化反映了人口分布和迁移的空间变化,下图为1982—2020年我国人口重心变化轨迹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2—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增长较快的区域是(     
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
2.影响1982~2020年我国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质量B.资源开发C.经济布局D.交通运输
2023-05-04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人口(高频选择题6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10 . 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到2月15日结束,共40天,全社会人员流动量约47.33亿人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春运旅客大军中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心愿,这说明影响春运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环境因素
2.春运客流汇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工厂处于停工状态B.交通运输压力加大
C.城市商场客流骤减D.农村“留守问题”加剧
2023-05-01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人口(高频选择题6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