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人口流动是区域间要素流动的重要形式。统计数据表明,2000至2020年,上海的外来常住人口中,安徽籍人口数量先增后减,因为后期部分安徽籍人口从上海向家乡回流。人口回流的同时,安徽也吸引了上海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徽人口大量迁往上海造成两地城市人口比重(     
A.上海上升,安徽下降B.上海下降,安徽上升
C.均有所上升D.均有所下降
2.安徽籍人口回流,可能是因为上海(     
A.生活成本上升B.产业升级换代C.加强户籍限制D.环境质量下降
3.人口回流对安徽省人口结构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户籍人口增加B.非户籍人口增加
C.农业人口比重下降D.人口老龄化加剧
2023-06-27更新 | 255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1 人口(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及上海气候资料图和洋山港码头景观图。

(1)依据资料,简述上海气候特征及成因.
(2)据材料推测江苏省的人口迁移方向,并简述对迁入地的影响。
(3)简述洋山港发展集装箱运输的好处。
2018-05-21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高一地理 期末模拟试题A卷 人教版

3 .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小题。



1.下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B.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C.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D.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2023-01-24更新 | 467次组卷 | 5卷引用:地理(湘教版2019A卷)-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阜阳是安徽的西北门户,这座享誉盛名的农业大市,也是安徽省劳务输出最大的城市。“十二五”期间,阜阳市政府提出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力争实现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500亿元,由“百亿粮仓”向“江淮厨房”转型。下左图为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
材料二: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市以经济区和城市群为依托,是经济区生产布局和城市群功能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具备较强聚集扩散、服务和创新功能的区域经济中心。2016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下右图为我国中部六省区位置示意图。

(1)据图描述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
(2)分析阜阳市成为安徽省劳务输出最大基地的原因。
(3)简述阜阳的产业转型对当地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4)推测与郑州相比,合肥未能获批国家中心城市的原因。
2018-05-01更新 | 3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高一地理 期末模拟试题B卷 鲁教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一场在武汉、成都、西安等新一线城市间爆发的“人才争夺战”打响。西安市借助“大学生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即可在线落户”的宽松政策,仅2018年1~3月,累计新迁入人口21万,直逼2017年迁入人口总和。2018年初,北京、上海、天津等老一线城市也纷纷加入,“抢人大战”日趋激烈。与此同时,我国广大农村正承受人才流失之痛,空心化和老龄化严重。

材料二2018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
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流出流入
四川16.8%、安徽11.3%、湖南11.0%、江西8.6%、河南7.4%、湖北6.3%、其余38.6%广东36.7%、浙江9.0%、上海7.6%、江苏6.4%、北京6.6%、福建5.1%、其余28.6%
流动人口城乡构成乡村75.6%乡村22.8%
城镇24.4%城镇77.2%
2018年我国流动人口总数:26139万人
(1)据材料二说明我国近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短期内大量人口迁入给西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平衡城乡发展。你认为乡村实现人口回流,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023-04-25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项02 期中测验:易混易错精练(城镇和乡村)-【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6 . 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D.出现劳动力供应过剩的状况
2.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
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D.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
2023-04-18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人口(高频选择题6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7 .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个地区的经济集聚程度(该地区GDP在全国的占比)与人口集聚程度(人口数量在全国的占比)之比叫作GDP与人口的匹配度(T),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在和将来的人口流向。当匹配度大于1,经济集聚程度高于人口集聚程度时,意味着该地区单位人口能够创造更高的经济产出,进而获得更高收入。

材料二:表是我国除港澳台外各省匹配度。

匹配度(T)

省级行政区简称

T≥2

京、沪、津

1≤T<2

苏、浙、内蒙古、闽、粤、辽、鲁、渝、吉和鄂

0.6≤T<1

新、青、陕、晋、黑、冀、豫、川、皖、湘、桂、赣、藏

T<0.6

黔、云、甘

(1)根据表中信息,描述我国各地区GDP与人口匹配度的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3)描述T≥2的地区人口流向对该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3-04-25更新 | 11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1 人口(高频非选择题3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8 . 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下图示意广东省农村人口变化与宅基地利用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区人地关系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       ②气候变化       ③农业技术       ④基础设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在I所示因素影响下,农村地区的特征最有可能表现为(     
A.人口流失比较严重B.人口老龄化降低
C.农民返乡意愿强烈D.人地矛盾加剧
2023-03-07更新 | 1728次组卷 | 23卷引用:地理(山东专用A卷)-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中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2.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B.天津市C.重庆市D.上海市
2018-06-09更新 | 12210次组卷 | 88卷引用:2019年4月2日《每日一题》 必修2 人口的空间变化

10 . 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下图示意广东省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其中Ⅰ、Ⅱ是影响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两个重要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区人地关系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②气候变化③农业技术④基础设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Ⅰ阶段农村地区的特征最有可能表现为(     
A.人口流失比较严重B.经济发展迅速C.农民返乡意愿强烈D.人地矛盾加剧
3.促使Ⅱ阶段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关键原因包括(     
①户籍制度调整②农民收入提高③生态环境转好④人口大量迁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3-01-05更新 | 1234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B卷·能力提升)-【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分层训练AB卷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