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七台河市地处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东部城市群中心位置,是一座资源型城市,主要经济来源于煤炭和木材加工业。据统计,七台河市人口数量在2010年达到增长顶峰,以后人口逐年减少,现已成为省内人口最少的地级市,且还有继续减少的趋势。下表为2013~2019年东北部分地区户籍人口变化情况数据(单位:万人)。

城市2013年2019年增幅度
营口市232.5230.8-0.7%
朝阳市339.5334.9-1.4%
葫芦岛市280.0275.8-1.5%
鞍山市349.8339.8-2.9%
绥化市555.7521.7-6.1%
鹤岗市108.8100.9-7.3%
黑河市171.5158.1-7.8%
伊春市123.2112.4-8.8%
鸡西市186.6169.4-9.2%
七台河市92.077.0-16.3%
(1)指出表格所示地区户籍人口变化共同特点。
(2)分析七台河市2013~2019年户籍人口迁移状况的成因及不利影响。
(3)为东北地区应对人口迁移现状献计献策。
2022-06-16更新 | 7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1 人口(高频非选择题2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2 . 河南省是我国劳动力输出大省,下图示意“2010-2020年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18年河南省劳动力(     
A.转移规模稳定B.省外转移逐年减少C.省内缺口较大D.省内转移逐年增多
2.根据劳动力转移情况推断,河南省引入的企业主要是(     
A.技术密集型B.市场指向型C.劳动力密集型D.原料指向型
3.2010以来,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导致该省(     
A.劳动力需求减少B.产业转型升级快C.工业化速度减缓D.城市化水平提高
2022-04-28更新 | 39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1 人口(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反映春运期间流入或流出的人口规模。甲、乙两省之间人口流动量大(以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为主),下图示意某年春节前后甲、乙两省人口流出和流入的百度迁徙规模指数变化,其中①②分别表示甲省人口流出、流入状况,③④分别表示乙省人口流入、流出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省可能是(     
A.湖南省       广东省B.河南省       山东省
C.青海省       浙江省D.江苏省       安徽省
2.近年来乙省人口流入的百度迁徙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该省(     
A.人口出生率增加B.经济增长缓慢
C.人口老龄化加剧D.产业结构升级

4 . 有学者通过比较第六次(2000-2010年)、第七次(2010-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研究我国人口分布动态变化。经分析得出中国人口变动模式分布(图1)、中国区域人口迁移动力要素的影响力变化(图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0年以来,我国(     
A.东北地区人口规模持续增长B.中部多个省会城市人口聚集
C.沿海地带人口开始止增收缩D.新疆西藏等地人口数量减少
2.分析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2000-2010年区域人口迁移的首要动力是(     
A.一月平均气温——自然环境因素B.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经济因素
C.人均非农就业数量——文化因素D.人均医护人员数量——社会因素
3.对比两次人口普查结果,目前我国各地区吸引人口迁移的新动力为(     
A.生态环境影响B.工资收入水平C.城镇化水平D.公共服务能力
4.我国目前人口分布的动态变化,对人口分布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胡焕庸线位置发生改变B.人口集中分布的趋势增强
C.人口均匀分布特点形成D.西北地区成为人口稠密区
2022-08-08更新 | 24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人口(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5 . 下图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我国(     
A.人口总量开始减少B.乡村人口少于城镇人口
C.城镇人口持续增加D.乡村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2.近10年来,我国(     
A.人口集聚度提高B.人口迁移流动减缓
C.城镇化速度减缓D.逆城市化开始显现
3.我国未来乡村人口的变化趋势,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是(     
A.城乡收入差距缩小B.乡村振兴人力资源不足
C.乡村生态环境恶化D.乡村人口年龄结构改善
2022-07-18更新 | 364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01 人口(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天津地区)

6 . 迁移距离作为人口迁移的重要特征之一,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吸引力。下图示意上海市流动人口中不同年龄的男性与女性平均迁移距离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市流动人口中,平均迁移距离(     
A.男性人口长于女性人口B.男性人口等于女性人口
C.16~24岁男性人口长于女性人口D.25~51岁女性人口短于男性人口
2.不同年龄男性与女性平均迁移距离的变化,反映上海市对(     
A.远距离男性流动人口需求量大于女性B.近距离女性流动人口需求量大于男性
C.远距离老年流动人口的需求量较大D.劳动力需求层次和岗位类型多元化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图为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与分区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A.东部地区占比先降后升
B.中西部地区占比持续下降
C.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前增加,之后减少
D.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2014年前增大,之后减小
2.造成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变化的原因有(     
①全国交通条件改善,人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
②各地户籍政策放开,流动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
③东部地区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
④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流动人口吸引力有所增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10-01更新 | 267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1 人口(高频选择题62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8 . 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开户籍地外出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下图示意1990~2005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变化。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的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
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
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
2.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三农”政策利好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30更新 | 9684次组卷 | 63卷引用:人口 巩固
多选题-多选题组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下图为“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与分区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有(     
A.东部地区占比先升后降
B.中西部地区占比持续下降
C.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前增加,之后减少
D.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2014年前增大,之后减小
2.造成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变化的原因有(     
A.全国交通条件改善,人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
B.各地户籍政策放开,流动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
C.东部地区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
D.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流动人口吸引力有所增强
2020-07-12更新 | 6166次组卷 | 27卷引用:乡村与城镇巩固练
11-12高三上·黑龙江牡丹江·期末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下图是根据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2019-05-29更新 | 1815次组卷 | 40卷引用:专题01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核心素养卷)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高中新教材知识讲学》(中图版 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