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7 道试题

1 . 下图为2021-2022年安徽省各市人口净流入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安徽省各市人口净流入数量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生态环境②交通条件③经济水平④地理位置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根据图示数据,人口流动对安徽省西部地区的影响包括(     
A.改善年龄结构B.加剧人地矛盾
C.加剧人口老龄化D.提高环境承载力
2024-01-26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1 人口(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2 . 地理通道是一定的族群在特定地理环境下向外迁徙与流动的线路。据史学家考证,客家先民五次南迁中,前四次都选择赣江为必经通道,逐渐以江西赣州为中心向四周山区定居,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客家聚落。下图示意主要客家县。完成下面小题。

1.客家先民选择沿赣江水系迁徙南下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便利B.经济发达C.战乱频发D.资源丰富
2.在迁徙过程中,客家先民选择定居山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政策B.气候C.水资源D.土地资源
3.龙川县佗城村仅有2500多人,但姓氏有140个,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交流B.人口迁移C.民族通婚D.地形阻隔
2024-01-24更新 | 619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2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3 .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人口流动活跃地区。下表为2020年长江经济带中的9省(直辖市)省际流出人口情况。表中数值为某省(直辖市)流向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占该省《直辖市》全部省际流出人口比值(前三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流出地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川渝地区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
流向地江苏
0.40
上海
0.41
上海
0.22
浙江
0.27
广东
0.36
广东
0.44
广东
0.64
广东
0.22
广东
0.25
浙江
0.12
浙江
0.11
江苏
0.13
江苏
0.27
浙江
0.25
浙江
0.09
浙江
0.09
浙江
0.14
浙江
0.13
安徽
0.07
山东
0.07
广东
0.08
上海
0.21
福建
0.10
上海
0.07
广西
0.03
四川
0.13
重庆
0.11
1.2020年长江经济带内省际流出人口流向空间分布表现为(     
A.长江中游地区流向集中,以向区外流动为主
B.长三角地区流向分散,以区内流动为主
C.安徽省流向分散,以向区外流动为主
D.四川省流向集中,以区内流动为主
2.浙江是长江经济带内流动人口第一流向地,主要是因为浙江(     
A.经济水平高B.土地面积大C.就业岗位多D.地理位置优
2024-01-23更新 | 1093次组卷 | 11卷引用: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卷(江苏专用 人教版2019 必修二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二节)-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开启了郊区城镇化进程,逐步在郊区建设了许多功能区,促进各类要素在此集聚。2001年后,上海在郊区建设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布局大型购物中心,逐步实现产城融合。临港新城(L城)东临东海,是产城融合的典范,新城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城市硬化地面主要由废弃陶片制成的再生地砖和透水沥青铺设,功能区围绕湖泊形成了城市环带。

材料二下图示意上海1949年以来上海郊区城镇化进程。

(1)据图归纳建国后上海郊区城镇化的特点。
(2)分析2000年以后三类要素的流动对促进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的作用。
(3)说明临港新城对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借鉴意义。
2024-01-22更新 | 542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2 乡村和城镇(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 . 埃塞俄比亚经济基础薄弱但发展迅速,是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埃塞俄比亚同时接收并输出大量国际移民。图示意1990—2019年埃塞俄比亚全国人口及国际移民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1990—2019年,埃塞俄比亚全国人口大幅增长主要因为(     
A.出生率上升B.死亡率下降
C.迁入移民增长D.迁出移民减少
2.推测迁入埃塞俄比亚的国际移民主要来自(     
A.非洲B.亚洲
C.欧洲D.美洲
2024-01-21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1 人口(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6 . 安徽省作为长三角经济圈中的人口流出大省,较早进入老龄化阶段。某研学小组开展了“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状况调查”的探究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析数据,探变化

表:安徽省和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
安徽省10.2312.0811.711212.9715.01
中国8.99.410.110.811.913.5

(1)绘制安徽省和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并描述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任务二“”识分布,究原因

如图为2020年安徽省各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分布和变化示意图。

(2)描述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并说出主要影响因素。
2024-01-21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1人口(高频非选择题3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7 . 小城镇“过疏化”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口离开原本居住的城镇,使城镇产业人口短缺与各种城镇功能难以为继的现象。近年来,日本“过疏化”的小城镇数量不断增长,已成为普遍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小城镇“过疏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因素B.文化因素C.科技因素D.经济因素
2.小城镇“过疏化”会导致日本(     
A.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B.城镇化水平持续下降
C.农业村、渔村大量消失D.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
2024-01-08更新 | 342次组卷 | 8卷引用:高一地理期中模拟卷(全国通用必修21-3章)-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8 . 继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为一线城市后,2022年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等15个城市成为新一线城市。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吸引力综合评价立体图,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衡量,城市舒适性用教育、文化和交通资源衡量,人才政策用落户、安居、就业创业衡量。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沈阳人才政策指数最高B.南宁城市舒适性指数高于昆明
C.杭州的经济发展指数高于青岛D.呼和浩特综合评价指数最高
2.新一线城市吸引一流大学毕业生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完善B.户籍政策宽松C.交通通达度高D.经济发展活力
3.一流大学毕业生流入新一线城市可以(     
①降低人均工资水平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减轻公共服务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1-07更新 | 250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卷C(高一地理·期末真题·必刷卷)-【期末真题·必刷卷】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综合测试卷

9 .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比(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下图为我国某年四地人口年龄结构占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体现的“人口红利”优势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甲>丙>乙>丁B.乙>甲>丙>丁C.丙>乙>丁>甲D.丁>丙>甲>乙
2.下列城市中,最符合乙地人口结构的是(     
A.北京B.鹤岗C.宁波D.大连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西兰地处南半球的中温带,常年受西风带及西风漂流的影响,属于气候温和的海洋性气候。下图为新西兰地形图。

材料二:下图为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三国1959—2019年人口对比图(单位:千万人)。

材料三: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下表为太平洋某岛国2021年环境与人口信息表。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最适宜的人口数实际供养的人口数
45万25万35万

(1)若a、b、c、d代表某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     
A.aB.bC.cD.d

(2)结合表中信息分析,该岛国人口数25万代表(     
A.人口合理容量B.人口最大容量C.人口临界容量D.人口延续容量

(3)1959—2019年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三国中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是____,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____
(4)新西兰人口增长速度缓慢,试分析其原因。
(5)依据短板理论,分析新西兰环境承载力小的自然原因。
2023-12-23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人口(高频非选择题30题)-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湘教版2019必修2)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