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4 道试题

1 . 人口迁移格局变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相互影响,提高人口与产业的空间匹配程度将有助于减少区际经济差距,下图示意2000-2015年中国制造业重心与人口迁移重心的空间格局与变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15年间,我国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重心转移的共同方向是(     
A.2000-2005年向东南迁移B.2005-2010年向东北迁移
C.2010-2015年向西南迁移D.2000-2015年向西北迁移
2.2000-2015年,重心转移方向最稳定的产业类型是(     
A.劳动密集型B.能源密集型C.技术密集型D.资本密集型
2024-01-05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0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备战2024高考地理二轮必刷选择题(人教版2019)

2 .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比(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下图为我国某年四地人口年龄结构占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体现的“人口红利”优势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甲>丙>乙>丁B.乙>甲>丙>丁C.丙>乙>丁>甲D.丁>丙>甲>乙
2.下列城市中,最符合乙地人口结构的是(     
A.北京B.鹤岗C.宁波D.大连

3 . 福建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省各市人口增长较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发生了很大变化。图为福建省各市人口增长率[(七普人口数-六普人口数)/六普人口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福建省各城市人口增长率空间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环境因素
2.福建省厦门市人口增长率最高,说明厦门市(     
A.人口自然增长快B.老年人口比重高
C.人口净迁入率高D.劳务人口输出多
2024-01-02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新题型高考考后强化卷(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浙江专用)

4 . 结合中国第六、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2020年期间,广东常住人口新增2183.06万,是人口增量第一大省。其中,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下表为近十年广东四个经济区域常住人口的统计情况(单位:万人)。完成下面小题。

经济区域2010年常住人口2020年常住人口
珠三角5622.957823.54
粤东1682.471631.84
粤西1525.551576.66
粤北1609.971591.96

1.广东四地区中,近十年人口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珠三角B.粤东
C.粤西D.粤北
2.近十年广东各地常住人口的变化说明(     
A.交通条件显著改善B.区域差异有扩大趋势
C.生态环境破坏严重D.城市建设有趋同特征
2024-01-01更新 | 191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二部分题型突破:专题03 图表攻略(分层练)-【高频考点解密】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浙江专用)
2023·全国·模拟预测

5 . 秦王川是兰州市西北的一个山间盆地,地势平坦,土地连片。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但人烟稀少,靠天吃饭。1970年,国家在此修建了兰州中川国际机场,1994年又将大通河的水引入秦王川,至此秦王川才逐渐走向繁荣,成了塞上江南。2012年,兰州新区在此设立,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下图为秦王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000年前,古人在秦王川生活主要依靠(     
A.农业耕种B.游牧活动C.商品贸易D.手工业
2.根据规划,新区在2015年就应该达到30万人口,但目前才达到规划的一半多,原因是(     
A.环境容量不足B.地价高C.基础设施差D.吸引产业少
3.兰州新区未来发展应着重(     
A.吸引人才B.保护生态C.增加住房D.改善交通
2023-12-27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甘肃卷)-2024年1月新“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老漂族”指为支持子女事业或照顾第三代而背井离乡,到子女工作所在的大城市生活的老年人。我国“老漂族”人口数量巨大,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老漂族”集中的区域之一。调查还发现,目前上海市也有部分老年人“漂”在其周边的水乡古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省区中,“漂”在上海的老年人数量最多的省份是(     
A.安徽B.贵州C.北京D.湖南
2.上海市部分老年人“漂”在其周边水乡古镇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活成本较低②便于照顾家庭③交通便利④环境优美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3-12-26更新 | 715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8 人口与城市(讲义)-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7 . 四川省县域城镇化呈现出特殊发展模式: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下图为“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20年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     
①本地工业化②本地生产性服务业③异地工业化④本地生活性服务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该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远超地级市的原因是县域(     
A.工业发展水平较高B.农村人口流出较多C.城镇住房价格较低D.公共服务设施较好
2023-12-25更新 | 323次组卷 | 4卷引用:高考模拟卷(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辽宁专用)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西兰地处南半球的中温带,常年受西风带及西风漂流的影响,属于气候温和的海洋性气候。下图为新西兰地形图。

材料二:下图为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三国1959—2019年人口对比图(单位:千万人)。

材料三: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下表为太平洋某岛国2021年环境与人口信息表。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最适宜的人口数实际供养的人口数
45万25万35万

(1)若a、b、c、d代表某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     
A.aB.bC.cD.d

(2)结合表中信息分析,该岛国人口数25万代表(     
A.人口合理容量B.人口最大容量C.人口临界容量D.人口延续容量

(3)1959—2019年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三国中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是____,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____
(4)新西兰人口增长速度缓慢,试分析其原因。
(5)依据短板理论,分析新西兰环境承载力小的自然原因。
2023-12-23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人口(高频非选择题30题)-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湘教版2019必修2)

9 . 研究表明,我国人口迁移具有多次流动的特征。表反映2017年我国人口流动抽样调查中流动频次最高的人口流向及特征。完成下面小题。

首次流动再次流动(距首次流动10年内)
个体流动占75.81%;家庭流动占24.19%个体流动占25.68%;家庭流动占74.32%
安徽(六安、阜阳、淮南)→上海
重庆、湖南(邵阳、衡阳)→广州、深圳
苏州、南京→上海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
1.与首次流动相比,再次流动(     
A.以个体为主B.流入地与流出地空间距离更近
C.人口更年轻D.流入地与流出地经济水平差异更大
2.为吸引并留住人口,人口再次流动的流入城市应(     
①完善交通建设,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联系
②提升公共服务的平等性,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
③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提高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创建宜居宜业智慧城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1更新 | 62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7 人口与城市易错突破(6大易错)-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10 .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为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中以“闯关东”历时最长,迁移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关东”指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闯关东”以山东人为主、河北及河南人次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东省地狭人稠,加上黄河下游连年遭灾,人民迫于生计,流入地广人稀、沃野千里的东北垦殖发展。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日俄加强对东北的侵略。清政府放弃封禁,利用人口优势,改以保卫边疆的移民戍边政策。不仅沿途给予交通食宿帮助,迁入东北还分配土地和农具。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的现象。

(1)与“闯关东”同时期的我国人口迁移中,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分,“走西口”属于____(国内、国际)人口迁移,“下南洋”属于____(国内、国际)人口迁移。
(2)结合材料,列举山东、河北等地老百姓“闯关东”的原因。
(3)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4)分析“闯关东”对当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023-12-20更新 | 505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1 人口(高频非选择题30题)(4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