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人口密度分布差异大。近年来,河南省人口外迁比较活跃。下图示意河南省某年各市人口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河南省各市人口密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经济C.地形D.降水
2.下列地区中,从河南省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可能是(     
A.长三角地区B.珠三角地区C.辽中南地区D.成渝地区

2 . 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开户籍地外出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下图示意1990~2005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变化。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的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
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
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
2.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三农”政策利好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30更新 | 9690次组卷 | 6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检测考前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欧洲成为移民者热衷的目的地但是由于受到当地人口结构、经济形势乃至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欧洲各国不断调整移民政策。图1为世界部分区域略图。

材料二: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可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来确定地层的时代。图2为2006年在欧洲发现的嵌征盗龙(恐龙的一种)化石。

(1)图1中水温较高的等温线是____________(a或b),影响其温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在图1中①处的洋流标上箭头,表示其流向。
(2)与B海区相比,A海区海水盐度较____________,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淡水注入多等原因。
(3)图1中②处附近石灰岩广布,长期受水的____________作用,形成了峰林、地下溶洞等典型特征的____________地貌。嵌征盗龙化石所在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____________代。
(4)图1中③地位于西欧平原,全年温和湿润形成了夏季盛叶、冬季落叶的____________植被,土壤有机质含量较____________
(5)简述欧洲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会产生的有利影响。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完成下面小题。

1.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人口密度B.交通运输
C.环境承载力D.移民意愿
2.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
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④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06-15更新 | 12011次组卷 | 116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5 . 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表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第五-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普查

第五次(2000年)

第六次(2010年)

第七次(2020年)

常住人口/万

3090.45

2884.62

3205.42

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21.93

16.98

15.91

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

70.17

71.46

67.01

65岁及以上老年人人口比重/%

7.90

11.56

17.08


1.通过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比较,推知该省级行政区(     
A.少儿抚养比快速降低B.总抚养比先降后升
C.劳动力人口数持续减少D.劳动力人口数先升后降
2.该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劳动力需求数量的变化B.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
C.环境人口容量变化D.基础设施的变化
2021-06-09更新 | 680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瑶海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文化素养测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地图。

材料二:某年俄罗斯相关数据统计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连接俄罗斯东、西部且主要运输笨重货物的运输方式以____________为主。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评价俄罗斯亚洲部分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
(3)简述俄罗斯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重要意义。

7 . 常住人口年均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迁移增长)。下图为2001—2018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8年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以向东部地区迁移为主,速度在加快B.东部地区人口大量迁往中西部地区
C.东北地区为净迁出区,人口负增长D.中西部地区外出人员回流现象明显
2.2011—2018年,东北三省人口年均增长为负值的原因有(     
①经济衰落,就业岗位减少②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降低
③抚养成本高,生育意愿低④气候寒冷,部分人群南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口数量超越这一限度,便会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如图示意亚洲中部地区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

(1)推测图示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2)与B区域相比,判断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高低,并分析原因。
(3)分析图示区域不适宜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
2021-05-09更新 | 1426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舒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9 . 异地扶贫搬迁是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区域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区域,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拓展增收渠道来帮助贫困人口逐步致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正确理解最正确的是(     
A.“水土”是指水资源和土地资源B.资源和环境不能满足人口生存需要
C.“养不起”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多D.经济水平低导致其环境人口容量小
2.异地扶贫搬迁对安置区的主要影响是(     
A.缓解人口老龄化B.提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C.加快城镇化进程D.加大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10 . 下图为2019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东北三省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B.社会文化
C.政治D.经济
2.下列关于2019年东北三省人口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辽宁省较2018年人口下降约800万B.黑龙江省在三省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C.吉林省因人口变化导致就业压力增大D.东北三省人口数量变化使社会负担加重
2021-04-24更新 | 280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