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0 道试题

1 . 21世纪前20年中国人口迁移的地理格局稳中有变,但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中部地区人口迁出强度长期领先,东北地区人口迁出强度不断增强。下图为2000~2020年中国四大地区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     
A.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B.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东北地区
C.东北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D.东北地区   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东部地区
2.乙地区人口迁出率长期高于丙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总量大B.经济水平高
C.迁移距离近D.生态环境差

2 .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在我国划定了14个贫困片区,人口流动是影响贫困片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流动活跃区指人口流入或流出量绝对值较大的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人口流动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入最活跃的区域为漠桂黔石漠化区
B.人口流出最活跃的区域为武陵山区
C.人口流出最活跃的区域为大别山区
D.人口流动最活跃的区域为新疆南疆三地州
2.下列关于贫困片区人口流动的原因和影响描述,错误的是(     
A.大别山区距离东部发达地区近,流出现象明显,利于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B.罗霄山区经济较落后,人口流出量大,劳动力流失多,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改善
C.乌蒙山区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流入,利于区域第二产业发展
D.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改善促进人口回流,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3 . 下图是辽宁省第6次和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性别比是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完成下面小题。

   

1.第6次人口普查以来,辽宁省人口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低B.死亡率高C.老龄化问题开始出现D.迁出人口多
2.利用图示数据可断定辽宁省外迁人口的主体是(     
A.女性劳动力人口B.男性劳动力人口
C.女性老年人口D.男性老年人口
3.下列因素中,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生活和文化消费水
C.地区开放程度D.平科技发展水平

4 . 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2.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该人口流动(     
A.促进了长三角矿产资源的开发B.缓解了甲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
C.减轻了长三角城市群的就业压力D.实现了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5 . 历史上佤族是一个流动性较小的民族,主要聚居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横断山脉和怒山山脉南段。境内峰峦连绵,河流纵横,山谷多,平坝少,人们习惯称之为阿佤山区,佤族村寨一般位于海拔1000米左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佤族人民同其他民族的交流增多,人口呈现出由“阿佤山中心区”向外流动的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上佤族人流动性小主要是因为(     
A.耕地面积广大B.对外交通不便C.人民生活富裕D.民族内部和谐
2.阿佤山区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可能导致当地(     
A.耕地面积不断减少B.老龄人口增加C.农业生产效率降低D.生态环境恶化
2023-08-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下表是重庆两个地区的人口数据表,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地区面积(km²)2000年人口总数(万人)2010年人口总数(万人)2020年人口总数(万人)
2941113.41106.7111.5
295557.249.546.25
1.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土地面积C.地形D.水源
2.乙地区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计划生育执行有力,出生率下降B.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升高
C.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下降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少
2023-08-04更新 | 129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人户分离是指常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情况,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和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两种。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数增加近7700万人,增长192.66%;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数增加1亿5400多万人,增长69.73%;总人户分离人数增加2亿3100多万人,增长88.52%。读“2000-2020年中国人口流动(人户分离)占比的变化趋势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户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区域发展差异
B.外来流动人口的人户分离活跃度下降
C.增速最快的是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
D.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比重不一定小于总人户分离比重
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变化趋势,尤以大城市更为显著。其原因可能是(     
①大城市经济体量大,就业机会多
②大城市经济活力强,就业者工作调动频繁
③大城市内部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差异
④大城市交通网络完善,便于缩短通勤时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7-29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养马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贵州省晴隆县三宝彝族乡地处高寒山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脱贫攻坚任务重。贵州省委、省政府通过精准调研和科学决策,提出三宝彝族乡决胜脱贫攻坚可行路径为整乡搬迁,实行城镇化集中安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最直接的影响是(     
A.实现了地区脱贫致富B.降低了当地老龄化水平
C.改变了当地传统文化D.促进了地区城市化进程
2.整乡搬迁后,需要尽快为居民解决的问题是(     
①就业②娱乐③上学④就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7-22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小王是陕西榆林人,小时候一直生活在榆林。下表示意小王的一段经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数码时间经历
2012年9月考入西安某重点高中
2015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2017年8月到哈尔滨旅游
2018年9月到西安某中学实习
2019年9月到西安某重点中学从教
1.小王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有(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②⑤
2.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收入水平B.舒适程度C.交通条件D.区域差距
2023-07-22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反向春运”是指部分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而是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一起过年的现象(如图)。除夕前一周飞往某些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迅速,“四老两小”旅客订单显著增长。完成下面小题。



1.“反向春运”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①人口流动的规模近年来逐渐加大②人口流动主要受环境的影响
③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④人口流动以年轻劳动力为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反向春运”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传统习俗变化B.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生活吸引D.经济发展差异
3.春节前踏上“反向春运”的旅客最可能要去省份是(     
A.江苏B.四川C.西藏D.山西
2023-07-2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