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图甲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杭州是该地区的重要城市。图乙为“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图甲                                                                 图乙


(1)说出影响该地区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
(2)依据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
(3)读图乙,杭州市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数量约为____万人,并描述图中杭州非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变化特征____
(4)图乙显示,杭州在1964年(二普)之前和2000年(五普)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分别说明其直接原因。
2022-06-2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以我国四川省为例,该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



(1)分析四川省农民工对流入地的主要影响。
(2)说出可以缓解“留守儿童”现象的措施。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简图,回答问题。



(1)四川省内以AB一线为界,______(填“东”或“西”)部人口较稠密,并说明其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2)改革开放以来,四川、重庆、贵州等地人口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说明人口迁移会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读某城市用地及规划示意图,回答问题。



(3)ABCD四地为规划用地,哪块适宜建设有污染的重工业园区?试简述理由。
2022-06-2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闽宁镇坐落在贺兰山东麓的宁夏平原上。该镇农民多数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陆续从人口增长快、贫困落后的宁夏西海固(西吉、海原和固原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搬迁来的生态移民。1996年,我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启征程,闽宁镇成为福建省的帮扶对象。该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如建设光伏农业科技大棚,棚上发电,棚内种植蔬菜、水果等。目前闽宁镇农民已经成功脱贫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闽宁镇、西海固地区的地理位置。



(1)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分析政府组织西海固地区居民搬迁至闽宁镇的原因。
(2)指出闽宁镇发展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特色产业的优势条件。
5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



(1)据图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
(2)评价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甲国带来的影响。
2022-06-1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槟榔喜高温多雨,当气温低于5℃时植株开始出现冻害,要求降水充足且分布均匀,忌积水,生长于海拔300米以下的南坡、东南坡。微风有利于花粉的传播,但强风则对槟榔有害。槟榔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海南岛是我国槟榔主产区,总产量占全国的95%,是海南省的第二大经济作物。下图为海南岛槟榔产地分布图。


材料二: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海南省过去10年人口增加约141万人,增速全国第五,其中人口迁入约87万,增速全国第四。江浙沪是海南旅游重要的客源地,疫情之前,每年江浙沪到海南旅游的人数占到海南总游客数量三分之一以上。


(1)评价海南岛东南部种植槟榔的自然条件。
(2)简述大量人口迁入海南对海南的影响。
(3)分析江浙沪地区旅客去海南旅游首选航空的主要原因。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Z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年全村土地面积1605.2hm2,其中农林用地占85.36%;户籍人口3430人,常住人口2114人,外出务工人口占38.37%,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仅有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另有三家外来重工业企业和一个度假村,企业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与2008年相比,2018年该村的农林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下图反映2018年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构成。

   

(1)推测2008-2018年该村农林用地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
(2)分析该村村民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高的原因。
(3)从该村与外来企业合作的角度,提出增加村民收入的具体措施。
2022-06-14更新 | 13818次组卷 | 5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户籍人口是指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系统登记注册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范围内(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



(1)图中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的省级行政区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东、中、西部)。户籍人口数量小于常住人口数量的省级行政区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地区(东、中、西部);“户籍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数量”的取值最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
(2)分析河南省(简称豫)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距较大的原因。
(3)有人提出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应该限制外来人口迁入。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沿江城市力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针对长江经济带洪涝灾害多发,各地区积极建设海绵城市。

材料二: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图)。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材料三: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简图



(1)四川省内以AB一线为界,____(填“东”或“西”)部人口较稠密。造成这种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贵州省实施搬迁扶贫政策,影响迁出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____
(2)改革开放以来,四川、重庆、贵州等地人口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请分析其原因。
(3)请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建设海绵城市对减轻城市内涝的意义。

材料四:近30年来,材料三中某城市(下图)的城市化水平迅速从15%提高到52.6%。



(4)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5)从环境因素考虑,指出图中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2022-06-0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入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依托港口,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目前,东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人口中1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严重。

(1)比较说明广州、东莞、麻涌三个城镇的服务范围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序)及判断依据。
(2)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3)简述东莞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022-06-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