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5 道试题

1 . Z村位于成都新津区北部,曾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2018年以来,该村盘活了闲置多年的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打造了“互联网+共享农庄+体验农场”为特征的新模式,从一个“空心村”变成“共享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Z村成为“空心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贫乏B.人口外出打工C.自然灾害频繁D.生育意愿下降
2.Z村从“空心村”变成“共享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理位置B.政策支持C.运营模式D.基础设施
3.Z村变为“共享村”,可以(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②增加农民收入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降低生活成本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4-01-22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埃塞俄比亚经济基础薄弱但发展迅速,是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埃塞俄比亚同时接收并输出大量国际移民。图示意1990—2019年埃塞俄比亚全国人口及国际移民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1990—2019年,埃塞俄比亚全国人口大幅增长主要因为(     
A.出生率上升B.死亡率下降
C.迁入移民增长D.迁出移民减少
2.推测迁入埃塞俄比亚的国际移民主要来自(     
A.非洲B.亚洲
C.欧洲D.美洲
2024-01-21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3 . 安徽省作为长三角经济圈中的人口流出大省,较早进入老龄化阶段。某研学小组开展了“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状况调查”的探究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析数据,探变化

表:安徽省和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
安徽省10.2312.0811.711212.9715.01
中国8.99.410.110.811.913.5

(1)绘制安徽省和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并描述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任务二“”识分布,究原因

如图为2020年安徽省各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分布和变化示意图。

(2)描述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并说出主要影响因素。
2024-01-21更新 | 21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移民迁入初期,往往根据语言与来源地聚族而居。根据语言特点,海南岛划分了6个语言分区,不同分区间文化差异显著。蕃话区呈散点状分布(右图),其内以少数民族为主,多以早作种植为主,兼有山林放牧,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左图)。

(1)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海南岛形成多个语言分区的原因。
(2)从农业生产角度,分析蕃话区呈散点状分布的原因。
(3)蕃话区聚落内梯田与山林相间分布,说明这种分布方式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024-01-21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5 . 春运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事件,对比我国主要城市的春运与平日人口流动情况,可分析出我国人口城镇化的地域差异。国内科研团队用春节前两周人口流入量减去平日两周人口流入量得到的差值(P) 作为基础数据,绘制出我国主要城市某年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可知(     
A.P₀值越大 P₀占比越大B.春运期资阳以人口净迁出为主
C.京沪渝人口基数较大D.长期看郑州以人口净迁出为主
2.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城镇化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     
①东西差异          ②南北差异            ③地势阶梯差异     ④经济水平差异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1-19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2022年我国省级行政中心(港澳台除外)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常住人口增量大的城市主要位于(     
A.地势第一级阶梯B.非季风区C.南方地区D.黄河流域
2.推测图中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与交通B.资源与文化C.灾害与历史D.经济与政策

7 . 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口迁移成为我国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示意两次普查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间的人口迁移比例变化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占全国省际人口迁移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字母a、b、c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A.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D.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2.与“六普”相比,“七普”期间的人口迁移(     
A.基本格局发生显著变化B.东部地区迁入人口比例增大
C.东北地区人口外流加剧D.中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比例增大
8 .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长三角区域的城市联系日益密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沪嘉两地在产业配套、科技人才吸引、机制创新等方面加强协作。2019年,嘉善南站每天有多达20趟高铁开往上海虹桥站。截止2022年11月末,嘉善县户籍人口422164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792人,全县户籍人口出生率为5.42‰,人口死亡率为7.51‰。

材料二:围绕低碳发展,嘉善还诞生了一座“近零碳”科创村落——竹小汇。该聚落通过综合应用光伏屋顶、污水处理、地源热泵、风力发电等低碳技术,实现村落能源自给自足、物质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固液废物产生。

(1)截止2022年11月末,嘉善县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____,该地的人口增长属于____(单选:A自然增长/B机械增长),分析该增长方式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____
(2)该村落的建筑延续了青砖灰瓦、坡顶的江南水乡传统风格,其中坡顶的作用主要是____(单选:A排水/B散热),该聚落的分布特征是____(单选:A沿河流呈带状/B沿公路呈带状)。
(3)与西北内陆城市相比,嘉善发展“屋顶光伏发电”的制约条件是(     )(单选)
A.太阳高度角大B.气温日较差小C.阴雨天气较多D.市场需求量小

(4)嘉善每年的____(单选:A6月中旬至7月上旬/B7月上旬至8月上旬)出现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与该天气形成相关的天气系统是____。梅雨期过长会造成____灾害,梅雨期过短则造成____灾害。
(5)分析上海大都市对嘉善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
2024-01-19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考一模地理试卷

9 . 日本总人口已经连续十余年呈减少态势,但人口向大都市圈尤其是首都圈持续集中。下图分别示意1920~2045年(含预测)东京首都圈分圈层劳动人口占比变化和老年人口占比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未来东京都、周边四县和近邻三县三圈层老年人口占比大小的关系是(     
A.近邻三县>周边四县>东京都B.周边四县>近邻三县>东京都
C.周边四县>东京都>近邻三县D.东京都>近邻三县>周边四县
2.人口向首都圈持续集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环境B.社会文化C.地理位置D.政治经济
3.2020年后首都圈各圈层劳动人口占比均下降的根源是(     
A.产业化和城市化B.年轻人婚恋生育观的改变
C.少子化和长寿化D.完善的养老医疗保险体系
2024-01-17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示意2020年我国中部某县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类别

农村人口年龄结构

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

<45岁

58.5%

21.2%

45~60岁

25.2%

43.6%

>60岁

16.3%

35.2%

1.形成该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特征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机械化水平低B.人均寿命延长
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人口迁移率高
2.该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特征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农业收入比重增加B.农业经济效益提高
C.农村土地撂荒严重D.农业复种指数增加
2024-01-17更新 | 41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