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B.社会文化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政治因素
2.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的社会经济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①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②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③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④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⑤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A.②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④⑤
2019-08-30更新 | 490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武汉市城区图:

材料二:下图为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图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图.

材料三:下图为主要人口迁出省份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

(1)简述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说明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区构成特点?
(3)分析人口迁入对武汉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2019-07-11更新 | 1758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适应性月考(6月)地理试题
9-10高一下·河北衡水·期末

3 . 辽宁在清王朝时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地开垦,清王朝覆灭之后短短百年时间,辽宁成为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清朝辽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       
A.政治B.宗教C.交通D.军事
2.使辽宁成为我国现在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最多地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资源开发B.交通C.自然要素D.宗教
3.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A.军事因素的强弱是城市发展的条件B.城市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
C.交通运输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D.人口迁移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2019-06-19更新 | 430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13年我国流动人口达到2.45亿,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


结合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我国人口流动主要方向为
A.由内陆向沿海流动B.由北向南流动
C.由沿海向内陆流动D.由南向北流动
2.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
①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②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 
③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余缺 
④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5 . 下图为2011年中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年龄比美国小与农村早婚有关
B.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因为和子女团聚
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是自南部向东北部
D.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
2.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出地今后应重点做好(       
A.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B.加强留守孩子的教育
C.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D.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10-11高一下·四川乐山·阶段练习
6 . 新华网2009年8月13日电美国人口资料局11日发表报告说,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将由目前的67亿上升到70亿。结合下图分析回答各题。

1.全球人口在未来2年间增加了3亿人,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各国B.西半球各国
C.欠发达地区D.发达地区
2.下列国家中,人口机械增长率较大的国家是( )
A.中国、日本B.科威特、德国
C.尼日利亚、墨西哥D.埃及、印度尼西亚

7 . 杭州市临安区境内多山,盛产山核桃。2007 年前,临安区白牛村因大量村民外出务工成为“空心村”。2007年白牛村村民开始利用互联网销售山核桃。此后,白牛村逐渐成为以加工和销售山核桃而闻名的电商村,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也向该村集聚。如今,白牛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的典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07 年前,白牛村成为“空心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A.文化因素B.经济因素C.环境因素D.政策因素
2.2007 年后,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向白牛村集聚的直接原因是该村
A.农产品特色鲜明B.自然环境优美C.电子商务发展D.劳动力充足廉价
3.发展电子商务对白牛村的积极影响有
①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       ②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③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④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人员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都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X2图为2008—2015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及月均收入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显示2015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       (  )
A.总人数已经超过了3亿
B.本地务工人数超过外地务工人数
C.外出务工人数约占61%
D.月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
2.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内地       (  )
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
B.产业升级迅速,人力资源需求量大
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二胎
D.各类城市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增多
3.影响进城务工人员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  )
A.劳动力市场供需B.能源价格的波动
C.劳动力年龄结构D.产业结构的调整

9 . 2017年第二季度全网移动用户的大数据显示,“北上广”迁出的人群主要流向了重庆、杭州、成都、厦门、苏州等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北上广”相比,重庆等地(       
A.生活服务设施较完善B.工资水平更高
C.气候条件更舒适D.房地产价格较低
2.为吸引和留住从“北上广”迁出人群中的创业人员,重庆等地政府应当重点采取的措施是(       
A.承接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B.提高行政效率,加大政策优惠
C.加强对迁入人口的职业培训D.加强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10 . 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总人口数之比。人口迁移增长率=迁入率 - 迁出率。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T1、T2时期该地区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期,人口总量不断增长
B.T2时期,人口迁移率上升
C.T1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缓慢
D.T2时期,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Tl时期人口迁移率为正值,就业压力 不断增大
B.T2时期人口迁移率为负值,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C.T2时期人口迁移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
D.T1时期人口迁移率为负值,制约该地经济的发展
2018-06-11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试卷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