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自1949年,在经历了20多年的人口快速增长后,我国人口进入缓慢增长阶段。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加快,城乡劳动人口发生较大变化。下图为2002~2050年我国总人口与城乡劳动人口变化图(含预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人口增量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B.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
C.人口总量减少导致青壮年减少
D.农村人口出生率比城市人口出生率低
2.为了减缓我国即将出现的城市劳动人口负增长问题,最直接的有效措施是(  )
A.全面放开二孩政策B.延迟职工退休年龄
C.加快城镇化进程D.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2 . 读浙江省2000年和2016年外流入人口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比(每100名女性对应男性数量)情况折线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6年浙江省省外流入人口中(  )
A.男性人口仍占多数
B.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
C.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
D.性别比不平衡加剧
2.与2000年相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影响因素可能包括(  )
①行业需求 
②二孩政策 
③交通运输 
④工程建设 
⑤家庭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3 . 读图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欧洲迁往非洲B.从北美迁往拉美
C.从亚洲迁往拉美D.从亚洲迁往欧洲
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的老人到海南定居,则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气候B.地形C.政策D.经济

4 . 2018年2月24日,高德地图发布《2018春运出行大数据报告》,该报告显示,2018年春节期间我国十大“空城”为北京、广州、合肥、重庆、哈尔滨、东莞、沈阳、长春、上海、武汉。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十大“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受传统思想的影响B.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
C.农村经济发展快D.农村道路设施完善
2.春节期间,大量人口短暂离开大城市后的影响有(   
①改善市民居住条件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③部分生产暂时性停滞
④减轻农村环境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 .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
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广东流往北京D.从上海流往四川
2.下列因素中,体现人口迁移推力因素的最可能是
A.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甲地较低的工资待遇D.乙地较好的教育、福利条件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
2019-06-08更新 | 13568次组卷 | 70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读我国某地某时段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迁移数量最多的年龄段是(       
A.甲B.乙C.丙D.丁
2.该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经商务工B.求学C.旅游观光D.养老

8 . 为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京沪等城市加快产业转型,严控“大城市病”。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2012~2017年常住人口变化示意图,圆圈越大表示人口规模越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12~2017年间(     
A.北京人口逐年增加B.上海人口逐年减少
C.杭州人口逐年增加D.成都人口增速加快
2.影响上述四个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自然环境
②社会文化
③经济因素
④政策因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 .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②③B.③④C.④⑤D.⑥⑦
2.与发展中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相同的有(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19-05-29更新 | 1010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湖师大附属德山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半城市化人口是指人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流动人口。这些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半城市化率( M),半城市化率(M)=(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示省区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        
A.户籍制度B.城市化速度
C.产业结构D.经济发展水平
2.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
3.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区的半城市化率高,有利于(        
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B.提高农民福利待遇
C.促进城市经济发展D.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2019-05-25更新 | 1702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