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调查显示:2019年春节7天长假期间国内旅游人数超过4.2亿人次,整体出行趋势呈现“V”字形(如图)。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1.图中除夕、初一两天出行人数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条件不利B.传统文化影响C.交通不便D.政治经济制约
2.春节前后的3-7日内全国普遍为晴朗天气,但国内出行人数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我国南北方地区表现最明显。其原因可能受下列哪种自然因素影响最大(     
A.气温B.降水C.交通D.地形
3.正月初六为出行的小高峰,这天下列哪个城市流入人口最多(     
A.广州B.重庆C.贵阳D.大连
2021-10-20更新 | 628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黑龙江省约为3185万,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降了16.9%.读“黑龙江省两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比重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0-14岁15-64岁≥65岁
2010年18.9%75.68%5.42%
2020年11.96%79.72%8.32%

1.在两次人口普查中,黑龙江省人口数量大幅减少,其根本原因是(     
A.农业经济衰退较快B.交通发达,人口外流多
C.产业结构转型较慢D.气温较低,生存条件差
2.根据以上数据推测黑龙江省人口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少儿数量大幅减少B.劳力数量略有增加C.老龄化继续加剧D.育龄人口数量下降
2021-10-14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自2017年以来,我国西安、成都、武汉、天津、长沙等城市接连出台“招贤揽才”的政策。政策主要包括放宽落户的门槛和限制、提供人才安居住房、发放入才租房补贴等。新政策促进了上述城市人口的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于天津,长沙吸引人才迁入的有利条件是(     
A.工资收入更高B.基础设施完善
C.生活成本较低D.就业机会更多
2.“招贤揽才”的政策也会带来若干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     
A.城市交通拥堵B.就业压力增加
C.社会治安较乱D.住房价格上涨

4 .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公布我国人口总数为14.4亿,较第六次普查,人口总量增长了约1亿;分区域看人口所占比重,东部地区上升2.15%,中部地区下降0.79%,西部地区上升0.22%,东北地区下降1.20%;按年龄结构看,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估测,新增加的1亿人口(     
A.全部是0-10岁儿童B.二胎占比有所增加
C.来源于东、西部地区D.以60岁及以上为主
2.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比重上升,说明东部较其他地区(     
A.人口出生率高B.医疗技术好
C.户籍政策灵活D.就业机会多
2021-10-08更新 | 39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1-22高三上·河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与第六次(2010年)相比,不同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下称“人口占比”)有所差别。表1示意我国黑龙江省近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表2示意我国近两次人口普查不同地区人口占比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1

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第七次(2020年)
常住人口/万3689.43831.23185.0
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18.9011.9610.32
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75.6879.7274.07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5.428.3215.61

表2

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人口占比变化(%)2.15—0.790.22—1.20
1.2000~2020年黑龙江省≥65岁人口比重显著增加,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逐步改善B.平均寿命大大延长
C.人口生育政策变化D.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65岁人口比重的增加,可导致黑龙江省(     
A.养老产业迅速发展B.居民生育意愿降低
C.公共服务压力降低D.迁入人口数量增加
3.为减缓东北地区人口占比下降的速度,最有效的措施是(     
A.增加耕地面积B.鼓励生育三孩
C.优化产业结构D.扩大资源开发
2021-09-29更新 | 550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神州智达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

6 .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表示意我国大陆两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比较(不包括港澳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总人口数量(万人)0-14岁人口数量(万人)60岁以上人口数量(万人)家庭规模(人)性别比人户分离人口数量(万人)
2010年13397222246177653.1111.326138
2020年14117725338264022.6105.149276
1.2010~2020年期间人户分离的人口数量显著增加,说明(     
A.城市落户全面放开B.区域经济差距大
C.人口分布趋向分散D.高速交通线路增多
2.我国计划实施“三孩”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降低B.性别比失调C.家庭规模缩小D.社会负担加重

7 .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非洲迁往西亚
C.从亚洲迁往拉美D.从欧洲迁往非洲
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河北流往山西B.从新疆流往内地C.从湖南流往广东D.从湖北流往重庆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   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据截止2019年12月)

地级市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吴忠市
面积(平方千米)9025.4531017441.610541.421400
人口(万人)229.3180.59117.46125.05142.25

材料2   “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1)说出宁夏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2)说明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并分析自然原因。
(3)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
(4)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
2021-07-25更新 | 4504次组卷 | 5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一调考试地理试题

9 . “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四国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A.甲国B.乙国C.丙国D.丁国
2.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原因B.家庭原因C.自然原因D.个人原因
2021-07-17更新 | 346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英才国际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人口流动是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因素,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人口流动最活跃的区域。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跨越本乡(镇、街道)的人口,根据人们现住地与户口登记地的关系将流动人口分为四种类型。下图示意2000~2015年长三角(苏、浙、、沪)各类流动人口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长三角区域内跨省流动人口增量趋缓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间经济差距减小B.发达省市劳动力饱和
C.区域内环境条件改善D.跨省流动的距离较远
2.苏、浙、皖三省中县内流动人口持续增加,其影响是三省县域(     
A.乡村空间的扩展B.人口合理容量增大C.城市化水平提升D.人口分布趋于均衡
3.推测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区域内跨省(市)流出人口数量最少的是(     
A.江苏省B.安徽省C.浙江省D.上海市
2021-07-11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