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与分区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     
A.东部地区占比先升后降B.中西部地区占比持续下降
C.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05年前增加,之后减少D.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2014年前增大,之后减小
2.造成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变化的原因有(     
A.全国交通条件改善,人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
B.各地户籍政策放开,流动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
C.2005年以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进入平台期,流动人口开始减少
D.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流动人口吸引力有所增强
2022-02-22更新 | 1161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知识竞赛地理试题

2 . 潜在支持比是指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值,下图示意中国、美国、日本、印度人口潜在支持比的变化趋势(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至④代表的国家分别为(     
A.①中国②印度③美国④日本B.①美国②日本③印度④中国
C.①中国②印度③日本④美国D.①美国②日本③中国④印度
2.当前四国中养老负担最严重的国家是(     
A.①国B.②国C.③国D.④国
3.四国中潜在支持比受外来移民影响最大的国家是(     
A.①国B.②国C.③国D.④国
2022-05-13更新 | 351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武汉市1990—2000、2000—2010、2010—2014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变化图。其中市域由主城区和远城区两部分构成。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990—2014年武汉市域(     
A.人口先增加后减少B.人口整体呈增加趋势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就业人口呈减少趋势
2.2010—2014年主城区人口增长率较2000—2010年变化显著,最可能原因是主城区(     
A.交通拥堵加剧B.环境质量恶化
C.自然增长率下降D.优化产业结构
3.1990—2010年两段时期,武汉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变化表明(     
A.市域人口增长率由主城区决定B.市域人口增长率由远城区决定
C.主城区人口增长量少于远城区D.主城区人口减少量少于远城区
2022-06-1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2014~2018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增长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农民工总量增速总体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A.农村人口数量减少B.农村地区经济发展C.城市就业机会减少D.农业生产比重提升
2.农民工形成的人口移动(     
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B.是有组织、有计划的C.定居少,短期流动多D.受环境因素影响大
2022-01-18更新 | 57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嘉禾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东北逐渐出现一些“空城”,东北三省七年间合计净流出人数高达164万人。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空城”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受到传统思想影响B.东北气候寒冷C.经济发展动力不足D.国家政策影响
2.调查显示,东北籍老年人迁移去南方的数量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尤其是三亚等地,此类移民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有(     
①提供充足劳动力②抬高住房价格③提升生产水平④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022-01-04更新 | 44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最新统计显示,中国海外侨胞超4500万,绝对数量稳居世界第一,被认为是国际上的最大移民群体,且有逐年扩大趋势,其中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是中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

材料二:漫画《欢迎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1)分析材料一,指出目前国际人口迁移流动的基本方向。
(2)为什么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会成为目前我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
(3)我国海外移民数量逐年增多,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4)分析材料二,说明我国欢迎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原因。

7 . 近年来我国高学历人才跨省流动性呈现先增后减的演化趋势。下图为2005~2015年我国高学历人才净迁移率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5~2015年高学历人才净迁移率(     
A.东南沿海趋于稳定B.长江中游地区减幅较小
C.西北地区大幅上升D.珠江上游地区变化不大
2.高学历人才迁移类型与原因相匹配的是(     
A.吉林:净迁出,经济转型乏力B.广东:净迁入,国家政策支持
C.河北:净迁出,产业转型升级D.江苏:净迁入,基础设施完善
3.与2010年前相比,我国高学历人才省际流动性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政策②经济③教育④就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湖南省常住人口为6644.49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6570.08万人相比,增加74.41万人,增长1.13%,年平均增长率为0.1%。常住人口中,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90%,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24%,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34%,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04%。户别人口中,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7人,比2010年的3.32人减少0.65人。据此回答小题。

1.关于湖南省各年龄段人口结构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抚养比呈下降趋势
B.青壮年比重下降,说明人口红利已经消失
C.常住人口10年来持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D.环境人口容量不断缩小
2.湖南省家庭户人口规模由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每户3.32人下降至2.67人,原因可能是(     
①生育水平的下降②迁移流动人口的增加
③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④生育政策的变化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
2021-12-21更新 | 45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9 . 安徽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全省常住人口为6102.7万人,人口净流出达1017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跨省流动会使安徽(     
A.城市规模不断缩小B.老年人口数量增加C.增加乡村土地撂荒D.环境人口容量增加
2.为改变人口跨省流动趋势,安徽省应该(     
A.增加旅游业旅游人数B.承接高新技术产业C.制定人口迁移的政策D.完善产业基础设施

10 .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东北逐渐出现一些“空城”,东北三省七年间合计净流出人数高达164万人。东北籍的毕业生中70%去了南方的城市发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东北“空城”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B.东北气候寒冷C.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D.国家政策
2.调查显示,东北籍的老年人迁移去南方的数量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尤其是三亚等地,此类移民给迁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提供劳动力   ②提高住房价格   ③提升技术水平   ④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