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0 道试题

1 . 截至2020年上海约有2250万人口,下表为近三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统计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202020192018
外来常住人口(万人)958.84977.71996.42
1.根据表中上海人口变化趋势,推测其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严格居住证制度及积分管理B.上海经济呈现向服务型转型的去工业化特征
C.合理布局人口空间分布D.设置人口规模调控数值目标
2.据统计,至2019年底,上海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18.12万人,关于上海老龄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外来人口迁入加速了上海老龄化B.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双降加速上海老龄化
C.经济快速增长制约了上海老龄化D.推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明显制约了上海老龄化
2021-04-25更新 | 425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辽南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2019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东北三省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B.社会文化
C.政治D.经济
2.下列关于2019年东北三省人口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辽宁省较2018年人口下降约800万B.黑龙江省在三省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C.吉林省因人口变化导致就业压力增大D.东北三省人口数量变化使社会负担加重
2021-04-24更新 | 280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三4月教学测试(二模)地理试题

3 . 2020年春节期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河南省各地区的区内人口流动强度产生较大波动。人口流动强度是指该地区流动人口数与该地区居住人数之比。下图示意河南省郑州市及驻马店市两地2019年与2020年农历春节前后同期的城内人口流动强度指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2019年两地的人口流动强度的曲线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
2.图中表示郑州市的人口流动强度的曲线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
3.两地春节前的人口流动强度的变化差异主要受(     
A.假期长短的影响B.文化传统的影响C.新冠疫情的影响D.人口迁移的影响
2021-04-24更新 | 944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六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4 . 我国是产棉大国,我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而仅仅是新疆就占了我国棉花总产值的87%,可以说我国大部分的棉花都产自新疆。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几年前,在每年的九、十月份通往新疆的绿皮火车上坐满了人,这其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去新疆采棉花的,导致那么多人去新疆采棉花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宗教因素C.政治因素D.婚姻家庭因素
2.近年来,到新疆采棉花的民工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     
A.新疆棉花产量减少B.采棉的工资降低
C.机械采棉比重上升D.工作条件下降

5 . 近年来,腾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国庆、春节等重要节日的人口流动数据。下图是经“腾讯热点迁徙”数据统计结果制作的2017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我国四个城市的人口净流入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城市依次表示的是(     
A.北京、成都、拉萨、香港B.成都、北京、拉萨、香港
C.北京、成都、香港、拉萨D.成都、北京、香港、拉萨
2.图示“黄金周”人口流动表明(     
A.经济越发达,早期净流出人口规模越大B.交通越发达,净流入和净流出的转折更早
C.旅游业越发达,早期净流入人口规模越大D.区域辐射能力越强,人口流动的规模越大
3.据图推断,春节空城指数(流出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较高的城市可能是(     
A.甲、乙B.甲、丙C.甲、丁D.丙、丁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为辽宁省2011-2019年当地常住人口统计图。


材料二:清末时期我国山东等地遭受旱、涝等灾害,再加上连年战乱,越来越多的灾民外出逃荒、避难至辽宁省等东北地区。

材料三:我国环渤海海域冬季多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2020年1月以来,受强寒潮影响,1月27日海冰达到最大范围,约占渤海面积的45%,对沿岸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1)清末时期,引起人口大规模由山东迁往东北地区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2)据数据推断,2012~2019年间辽宁省的人口迁移变化特点是_____,简析该人口迁移变化特点对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的影响_____
(3)与8月相比,2月渤海表层盐度总体较_____(填高或低),简析其原因_____
(4)借助_____(地理信息技术)技术,可快速获取海冰面积的信息。简述渤海海冰对沿岸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_____
2021-04-22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下图中的甲、乙分别代表2011-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口比例和城镇户籍人口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甲、乙比例不断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A.开放程度不断提高B.社会经济加快发展
C.消费观念不断更新D.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2.相对于2011-2014年而言,2017-2018年甲、乙差值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中小城镇落户政策放松B.农村人口外迁城镇减少
C.城镇人口大量迁往农村D.二孩政策缓解了老龄化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
C.劳动投入少D.种树有补贴
2.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
C.增加粮食进口D.鼓励农地流转
2020-07-11更新 | 15938次组卷 | 107卷引用:重难点09 农业地域与农业发展-2021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山东专用)

9 . 我国的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仍然很多,但目前“人多地少”不再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反而出现了“农民虽多,地却不少”的局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农民虽多,地却不少”的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生产利润低B.城市化水平提高
C.农业补贴增加D.交通条件改善
2.在“农民虽多,地却不少”的局面下,农民收入却有增无减,其收入来源主要为(   
A.务工B.种地
C.补贴D.经商
3.解决“农民虽多,地却不少”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是(   
A.限制农民工进城B.提高机械化水平
C.加强农业科技投入D.土地流转或托管
10 . 读我国某区域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山脉N是我国
A.农耕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
B.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
C.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分界线
D.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荒漠地区分界线
2.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考虑,图中M省内的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的是
A.由南向北B.由北向南C.由东向西D.由西向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