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面整治经历了三个阶段(下图)。治沟造地是乡村振兴背景下,集支渠排水灌溉、防洪坝系建设等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延安市治沟造地工程已经完成预期目标,但因村民外出务工导致约20%的新造地撂荒。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阶段的预期目标但没取得理想效果的是(     
A.增加耕地面积B.增加粮食产量C.增加林草面积D.遏制水土流失
2.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评估,第二阶段治理措施的弊端主要是(     
A.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B.不利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C.植被覆盖率高易发火灾D.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欠佳
3.针对新造地撂荒引起的问题,宜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粮食进口C.鼓励农地流转D.完善水利设施
2022-02-22更新 | 924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曾经的农业大县、被誉为“中国化妆刷之乡”的鹿邑县位于豫东平原,人口118万。该县化妆刷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详见下表),目前该产业就业人口从初期的4.6万人增加到19.5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手工作坊期尾毛深加工期化妆刷全国领跑期
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业人口4.6万,把从外地购买的羊尾毛进行初级加工,销售到国内外的化妆刷厂始于2010年,开始发展化妆刷产业,产业链延长,分散个体户向企业化集聚,利润提升始于2016年,政府建化妆刷产业园区,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沿海地区产业链上的管理者、技术研发者等返乡创业
1.手工作坊期,鹿邑县发展羊尾毛加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原料B.交通C.劳动力D.技术
2.与手工作坊期相比,尾毛深加工期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增加了产品种类B.形成了规模效益C.提高了研发能力D.减少了用工数量
3.化妆刷全国领跑期,沿海地区的“凤”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是鹿邑县( )
①政策更有吸引力 ②交通更便利 ③产业链更完整 ④市场更广阔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多的省区之一,平武—盐源为四川人口分界线。其中川西丘陵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成都平原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下左图为“四川省人口界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教育理念先进,随迁子女量大B.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
C.养老保障体系完善,生育欲望低D.育龄妇女比重较小,生育率低
2.缓解川西丘陵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改善交通条件③加快农业现代化④加大基础教育投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左图为“2000—2010年五大城市群流入人口分布结构图”,右图为“2000—2010年五大城市群流入人口流动范围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群流入人口分布(     
A.珠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仍在持续集聚B.流入中心城市的人口占比均有所抬升
C.京津冀城市群流入人口集中度较显著D.流入外围县市的人口数量日益减少
2.城市群流入人口流动范围(     
A.沿海城市群流入人口以城市群内部流入为主B.各城市群中长三角远距离流动人口占比最高
C.内陆城市群人口吸引的范围大于沿海城市群D.京津冀城市群兼具沿海和内陆城市群的特点
2021-12-15更新 | 84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如东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2020年11月1日,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正式开启,和以往相比,普遍存在的“人户分离”现象仍然为人口普查带来困难(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①旧城的危房改造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③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④严格的户籍管理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③
2.“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下列地区中,“有户(籍)无人”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浙江省B.安徽省C.北京市D.江苏省

6 . 下图所示是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部分数据,其中,甲、乙、丙、丁四地为辽宁、广东、上海和西藏,人口数值是指常住(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所示人口普查结果数据,可推知四地中(     
A.甲地社会养老负担最重
B.乙地人口老龄化水平最低
C.丙地劳动人口数量最少
D.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2.造成乙、丙两地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     
A.人口政策B.医疗水平C.人口迁移D.生育观念
2021-12-08更新 | 798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7 . 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山东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龄段(岁)0-1415-2930-4445-59≥60
男性人口(万人)5.0424.1414.684.941.76
女性人口(万人)3.8437.1011.634.014.78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以青壮年人口为主B.老年人口比重高于青少年人口
C.男性人口比重高于女性人口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加剧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促进该市治安的稳定D.减轻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8 . 人口分布重心又称人口中心,是表征人口分布的重要指标,其变化轨迹能反映人口分布及其演变的基本态势。下图为2003~2014年我国东北地区人口重心轨迹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地区人口重心移动轨迹中(     
A.2004~2005年与2009~2010年移动方向一致B.2008~2009年与2012~2013年移动方向一致
C.2006~2007年移动速度较2011~2012年快D.2008~2009年移动速度较2013~2014年慢
2.影响东北地区2003~2014年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经济C.河流D.交通
2021-06-30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五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性考试模拟检测地理试题

9 . 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人口流动呈周期性季节变化特点。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成都、兰州与青藏高原之间的人口流动量较高。下图示意青藏高原人口流动的季节划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全国其他城市,成都、兰州与青藏高原人口交互联系强主要是因为(     
①距离较近②位于交通中转地③资源互补④生活习俗相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影响青藏高原高值季人口流动相对量的主要因素是(     
A.农事B.商贸C.物流D.旅游
2021-02-12更新 | 46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读2013~2018年我国某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迁入人口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男性青壮年为主B.以中老年人为主
C.以求学打工为主D.以旅游度假为主
2.图中人口迁入对该城市的影响是(     
A.增加城市就业机会B.减缓交通住房压力
C.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