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1 .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其中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前四个省市除了上海市外,另三个是东北三省,辽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了17.42%。下图为2021年5月公布的全国和部分省市不同年龄段人口百分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三省老龄化严重的最直接原因是(     
A.政策引导B.资源枯竭C.出生率低D.人口迁移
2.东北三省人口迁入最多的地区主要是(     
A.北京、天津、山东B.西藏、青海、宁夏C.上海、江苏、浙江D.广东、福建、广西
3.调查发现,海南是东北三省人口迁入较多的地区,海南吸引众多东北人迁入的原因是(     
A.优惠的特区政策B.适宜的气候条件C.较多的就业机会D.相似的产业结构

2 . 交通站点的净客流量为下车流量与上车流量之差。某中学地理社团对某小城市(甲市)高铁站的净客流量进行统计,该市与区域中心城市高铁车程约20分钟。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甲市高铁站部分时段月平均净客流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心城市职能被分散到甲市的是(     
A.居住生活B.工业生产C.交通物流D.商贸会展
2.导致图示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与交通B.教育与文化C.文化与环境D.地价与交通
2023-07-24更新 | 385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考三模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个地区的经济集聚程度(该地区GDP在全国的占比)与人口集聚程度(人口数量在全国的占比)之比叫做GDP与人口的匹配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在和将来的人口流向。当匹配度大于1,经济集聚程度高于人口集聚程度,意味着该地区单位人口能够创造更高的经济产出,进而获得更高收入。

材料二:下表是我国除港澳台外各省匹配度。

匹配度(T)省级行政区简称
T≥2京、沪、津
1≤T<2苏、浙、内蒙古、闽、粤、辽、鲁、瑜、吉和鄂
0.6≤T<1新、青、陕、晋、黑、冀、豫、川、皖、湘、桂、赣、藏
T<0.6黔、云、甘
(1)描述我国GDP与人口匹配度的大致分布规律。
(2)根据GDP与人口匹配度的差异说明我国人口的大致流向。
(3)评价T≥2的地区人口流向对该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4 . 我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称为“人户分离”,包括“户在人不在”和“人在户不在”两种情况。2020年11月1日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中部地区下降0.79%,西部地区上升0.22%,东北地区下降1.2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些年来,导致我国人户分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B.家庭婚姻
C.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差距D.现代化快速交通的发展
2.“人户分离”中“户在人不在”的地区(     
A.以东北地区为主B.交通通达度低
C.就业岗位相对较少D.自然环境恶劣
3.“人户分离”对“户在人不在”地区的主要影响(     
A.加剧人地矛盾B.提高环境容量
C.城市化水平降低D.老龄化程度加深

5 .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两个阶段的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两个阶段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第二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B.迁入地都位于东部地区
C.迁入地都为特大城市D.迁出地都位于西部地区
2.下列关于我国第二阶段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错误的是(     
A.迁出地区人才流失较多B.农村产生留守儿童、留守老人
C.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D.有利于人口资源的优化配置

6 .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2.“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的问题
C.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D.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2023-07-11更新 | 318次组卷 | 14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铁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2021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北京市B.重庆市C.河南省D.河北省
2.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根本原因是(     
A.教育水平差异B.婚姻因素C.严格的户籍管理D.经济水平差异

8 . 下图示意《世界移民报告2018》中关于世界侨汇(即移民汇款)汇入国和汇出国前十名的年汇款情况(单位:亿美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科威特、卡塔尔等西亚国家国土面积狭小,但却是侨汇汇出大国,主要是因为其(     
A.经济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多B.教育产业发达,留学生数量较多
C.人口容量较大,吸纳外来人口多D.石油资源丰富,需要产业工人多
2.目前印度、美国人口迁移量巨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社会因素D.自然因素
11-12高三上·黑龙江牡丹江·期末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下图是根据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2019-05-29更新 | 1815次组卷 | 40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脆弱,干旱缺水,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极为严酷,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被列为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首。“十二五”期间,宁夏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让35万贫困人口告别西海固,实现异地安家、异地创业、异地致富。2020年,安置区移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区平均水平,实现了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的双赢局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人口密度B.交通运输C.环境承载力D.务工经商
2.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对迁出区的影响有(     
①促进了生态自然恢复②缓解人口老龄化程度③扩大了耕地开垦面积④减轻了生态环境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