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公布。东三省的人口变化再次印证了“天南地北哪儿都能见着东北人,除了东北”的情况。下图为东三省两次人口普查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东三省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生态因素B.政治因素C.经济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2.东三省人口变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有(     
A.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B.加重地方财政压力
C.缓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D.促进本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2021-12-08更新 | 720次组卷 | 15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传统意义上,我们把本区域(一定的行政辖区)内的人口就地城镇化称为本地城镇化,把迁居至本行政区域外,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城镇化称为异地城镇化。下图为本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异地城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B.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C.城镇对人口的强大吸引力D.城镇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
2.跨省异地城镇化最为显著的地区可能是(     
A.东部沿海地区B.北方地区
C.中西部地区D.南方地区
2023-05-14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阎良区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3 . 下图示意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外出距离B.经济水平C.国家政策D.交通通达度
2.导致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②产业结构的优化③交通设施逐步完善④国家政策的推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的变化,反映了我国(     
A.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B.城市化进程在加快
C.信息通达度逐步提高D.区域协同发展增强

4 .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攀枝花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某山间谷地,近年来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正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因素B.经济因素C.资源因素D.文化因素
2.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④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A.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④

5 .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的人口迁移经历了三个阶段(下图)。在此过程中,县城和中心城市人口保持缓慢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甘肃省人口迁移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人口迁移的比重增加
B.迁移规模不断减小
C.一直以城镇向县城迁移为主
D.迁移距离不断增加
2.甘肃省人口迁移趋势的演变会导致(     
A.乡村基础设施趋于完善B.县城空心化问题严重
C.部分城镇出现收缩现象D.中心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2023-11-29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6 . 2015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从此前的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中国人口流动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沿海向内陆B.城市向农村C.东部向西部D.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
2.人口流动规模减少可能的原因是(     
A.人均收入提高B.乡土情感增强C.东部经济衰退D.中西部承接了产业转移
7 .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我国部分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计)示意图。

材料2: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与2019年各省抽样调查结果相比,其中广东增加了1080万人,浙江增加了606万人,江苏增加了404.8万。而黑龙江则流出了超过603万人,吉林省流出了310万人,分别是全国流出人口第一和第二多的省份。

(1)贵州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比上海____(早/晚)。推测上海人口年龄结构主要特征是____
(2)黑龙江是目前全国流出人口第一多的省份,你认为影响黑龙江青壮年人口外流最主要的是____因素,影响黑龙江老年人口外流的因素有________等。
(3)与西藏相比,浙江环境人口容量较大的原因有(     )(单选)
A.藏富于民,人均消费水平高B.位于东部沿海,对外开放程度高
C.东海有油气,矿产资源丰富D.年降水量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运,即春节运输,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约40天)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近30年来,春运大军从1亿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37亿人次,而2019年开始,我国出现了特征明显的“反向春运”。广州2022年春运旅客到发总量为3118.9万人次(发送量1600.2万人次、到达量1518.7万人次),比2021年增长15.5%。春运前5天,广州到发旅客已高达297.2万人次,同比增长31.2%。“反向春运”现象由来已久,而广州的这种现象是全国各市中最明显的,广州浓厚的年味受到广大异乡人的认可,让异乡人感受到温暖。


(1)分析我国春运现象形成的原因。
(2)指出广州“反向春运”旅客的主要构成。
(3)简述“反向春运”的有利影响。

9 . 下图为2000—2020年我国不同等级城市人口年均增速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时段我国不同等级城市人口年均增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就业机会②生活成本③教育水平④居住环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图示时段我国四线城市的人口年均增速变化最显著,其对四线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出生人口增加B.人口老龄化加剧C.居住环境改善D.交通压力加大
2023-06-17更新 | 175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2017-2020年安徽省出生人口情况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近年来安徽省出生人口逐年下降的原因,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全面放开二孩政策B.人们生育意愿高涨
C.育龄妇女数量减少D.环境承载力的下降
2.近年来安徽省总人口减少,人口外迁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该省外迁人口主要流向(     
A.长江三角洲地区B.珠江三角洲地区
C.环渤海地区D.成渝地区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