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1 道试题

1 . 多年来,武汉不断利用降低落户门槛等政策吸引人才。下图为2012-2017年武汉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同比(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2-2017年,武汉(     
A.常住人口数量先增后降B.户籍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C.常住人口数量持续增加D.户籍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2.推测武汉落户门槛降低幅度最大的时期是(     
A.2012-2013年B.2013-2014年C.2014-2015年D.2016-2017年

2 . 下图为世界四个大洲2015-2050年每五年的人口增量预测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代表欧洲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目前,影响各大洲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生态B.政治C.经济D.社会文化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口数量超越这一限度,便会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如图示意亚洲中部地区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

(1)推测图示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2)与B区域相比,判断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高低,并分析原因。
(3)分析图示区域不适宜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
2021-05-09更新 | 1427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固原三县沟壑纵横、干旱缺水、灾害频发,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贫困人口集中,是少数民族回族聚居地。1990年10月“西海固”1000多户百姓,搬迁到银川市近郊的永宁县境内玉泉营,在茫茫戈壁中的黄河灌区建村,之后20年间陆续接纳来自“西海固”移民4万多人。在解决温饱问题基础上,经过福建省对口支援,这里陆续发展了特色菌草产业、光伏产业、劳务产业、旅游产业,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


(1)与西海固相比,简述迁入地发展的有利条件。
(2)从四大产业中任选其一,分析选择发展该产业的原因。
(3)概述西海固地区人口迁出后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积极作用。
2021-05-03更新 | 443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渭南市三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异地扶贫搬迁是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区域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区域,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拓展增收渠道来帮助贫困人口逐步致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正确理解最正确的是(     
A.“水土”是指水资源和土地资源B.资源和环境不能满足人口生存需要
C.“养不起”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多D.经济水平低导致其环境人口容量小
2.异地扶贫搬迁对安置区的主要影响是(     
A.缓解人口老龄化B.提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C.加快城镇化进程D.加大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列人口迁移的方向,不属于我国现在人口迁移特点的是(     
A.从山区到平原B.从沿海到内陆C.从农村到城市D.从落后地区到发达地区

7 . 下图为2019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东北三省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B.社会文化
C.政治D.经济
2.下列关于2019年东北三省人口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辽宁省较2018年人口下降约800万B.黑龙江省在三省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C.吉林省因人口变化导致就业压力增大D.东北三省人口数量变化使社会负担加重
2021-04-24更新 | 281次组卷 | 8卷引用:2.1.2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

8 . 2020年春节期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河南省各地区的区内人口流动强度产生较大波动。人口流动强度是指该地区流动人口数与该地区居住人数之比。下图示意河南省郑州市及驻马店市两地2019年与2020年农历春节前后同期的城内人口流动强度指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2019年两地的人口流动强度的曲线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
2.图中表示郑州市的人口流动强度的曲线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
3.两地春节前的人口流动强度的变化差异主要受(     
A.假期长短的影响B.文化传统的影响C.新冠疫情的影响D.人口迁移的影响
2021-04-24更新 | 944次组卷 | 6卷引用:人口专题试卷-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9 . 我国是产棉大国,我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而仅仅是新疆就占了我国棉花总产值的87%,可以说我国大部分的棉花都产自新疆。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几年前,在每年的九、十月份通往新疆的绿皮火车上坐满了人,这其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去新疆采棉花的,导致那么多人去新疆采棉花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宗教因素C.政治因素D.婚姻家庭因素
2.近年来,到新疆采棉花的民工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     
A.新疆棉花产量减少B.采棉的工资降低
C.机械采棉比重上升D.工作条件下降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
C.劳动投入少D.种树有补贴
2.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
C.增加粮食进口D.鼓励农地流转
2020-07-11更新 | 15943次组卷 | 107卷引用:专题08 乡村和城镇-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