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中国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2000年(灰色)和2050年(白色)。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约14.5亿,到2050年却约为13.59亿,这是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请说明我国在21世纪中叶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这种人口问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3)中国在20世纪末“未富先老”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说明可通过哪些措施解决老龄化的影响。
2 .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该地区到其它地方居住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的主要人员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城市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太原市经济总量在不断攀升,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但是产业结构“重化”现象突出。国民经济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然高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发展速度远大于轻工业。工业产值中高能耗的工业部门如有色冶金工业、能源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为太原市的主要支柱产业。下图所示太原市能源消耗总量图(1999年—2013年)。


材料二: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地处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 ,地形特点是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汾河纵穿市区中心。太原属于半湿润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56毫米左右。交通枢纽中心,是通往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也是内陆地区和山东沿海港区的枢纽。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长期以来一直是人口迁入与流入的重要城市。如下表所示的太原市人口结构变化情况。

1990

2000

2005

2010

常住人口(万人)

271.05

334.44

342.85

420.16

年龄段占总人口比重(%

总人口

100

100

100

100

0—14

22.56

19.77

16.61

13.49

15—64

72.78

73.42

73.39

75.58

65岁及以上

4.66

6.81

10

7.93

人口抚养比(%

少年人口抚养比

30.99

26.92

22.64

17.17

老人人口抚养比

6.41

9.28

13.63

10.10

人口总抚养比

37.40

36.20

36.27

27.27


(1)根据材料,描述太原市1999年—2013年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化特点。
(2)分析太原市常住人口的结构特征。
(3)从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太原市人口承载力较大的原因。
(4)人口流入使太原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归纳入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0-11-01更新 | 1200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鲁迅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读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发展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三条曲线代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A代表________,B代表________,C代表________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属于________出生率、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长率的发展模式。
(3)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值出现在________年前后,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其自然原因:________
(5)(双选)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目前已完成人口转变的是(     )
A.上海       B.江苏       C.西藏       D.宁夏
2021-06-15更新 | 48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下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过关检测卷(A)
20-21高一下·全国·期末
4 . 阅读驻马店市某县建国以来部分年份的户籍人口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总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959年72.3万20.5‰18.2‰2.3‰
1970年84.4万36.6‰5.9‰30.7‰
1985年110.0万10.7‰5.9‰4.8‰
2017年153.4万12.3‰6.6‰5.7‰

(1)1970年该县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为       型,请说出判断依据。
(2)简析1970年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的原因。
(3)1985年该县的人口出生率很低,请推测原因。
(4)该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很多,说出该现象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2021-06-13更新 | 264次组卷 | 5卷引用:卷08-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必修2)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和特殊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老龄化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老龄宣传要转变观念,在宣传内容上努力实现从老龄工作宣传向老龄问题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宣传的转变。     

材料二:中国1950年、1980年、2010年、2050年(预计)人口金字塔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


(1)同东部许多省份相比,贵州省的环境人口容量相对较小,其中原因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C.人口消费水平较高        D.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较低
(2)读材料二,属于2010年人口金字塔示意图的是哪一个?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______。
(3)读材料二,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
2020-03-02更新 | 4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高考地理微专题二十 人口统计图及人口问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953年以来,我国已开展过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国在2020年开展的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标准时点与前两次(第五次、第六次)保持一致,均是11月1日零时。此次普查首次采用了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住户只需在普查摸底过程中,扫描专属二维码,便可在网上完成家庭成员和个人信息的自主填报,采集过程中的数据将实时上传至国家平台。

材料二: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其中贡山县独龙江乡为独龙族主要聚居地。独龙江乡地形封闭,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每年大雪封山少则半年,多则七个月之久。2014年4月10日,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成功实施“最后一爆”,标志着隧道全线贯通,这也使得贡山县独龙江乡多年后能够再次与全国同步开展人口普查。

材料三:我国近两次人口普查年龄金字塔(见下图)



(1)独龙江乡上一次与全国同步开展人口普查的时间是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据此推测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季节,并分析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独龙江乡无法与全国同步开展工作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采取电子化登记的相对于人工登记的优势。
(3)结合材料三,指出我国当前主要人口问题。
2021-05-07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热点02 人口普查-2021年高考地理热点考前特训
7 .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分别写出①_______、②_______所代表的功能区。
(2)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_______,试说明原因_______。
(3)根据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分析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a、b、c、d四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试说明原因_______。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2016年是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57%,达到自2009年以来的最高峰。但是伴随“全面二孩”政策效应的逐渐释放,出生人口并没有持续高速增长。下表示意内江市2016~2018年人口统计情况。

户籍人口(万人)

常住人口(万人)

自然增长率(%)

2016

2017

2018

2016

2017

2018

2016

2017

2018

420.0

415.1

411.8

374.7

375.4

369.9

2.72%

0.26%

0.29%

材料2:2018年,内江市输出劳动力118.46万人,比2016年增加1.39万人。其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逐渐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主体,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较高,融入城市的愿望强烈,直接带动全市人口迁出数持续高于人口迁入数。全市2016年迁出人口高于迁入人口1.7万人,2017年迁出人口高于迁入人口3.1万人,2018年迁出人口高于迁入人口2.7万人。


(1)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试判断2016~2018年内江市的人口增长模式,并分析内江市户籍人口持续减少的原因。
(2)根据材料2,试分析人口迁出可能对内江产生哪些影响?
2020-10-20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文)试题

9 . 2012年8月7日,“2012年全国老龄宣传工作座谈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在会上指出,我国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和特殊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老龄化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老龄宣传要转变观念,在宣传内容上努力实现从老龄工作宣传向老龄问题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宣传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1950年、1980年、2010年、2050年(预计)人口金字塔结构示意图。

材料2: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

(1)同东部许多省份相比,贵州省的环境人口容量相对较小,其中原因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C.人口消费水平较高

D.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较低

(2)读材料1,属于2010年人口金字塔示意图的是哪一个?分析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3)读材料2,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

(4)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有的专家提出应放宽生育控制、实行二胎化政策,对此,你是否赞成?理由是什么?

2018-12-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一轮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题演练
10 . 莫桑比克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腰果因香美可口,营养丰富,故善食者众。其生长期内要求月平均气温20~30℃,年降水量1 000~1   600毫米,海拔400米以下为宜。

材料二 莫桑比克及附近区域地形图。

材料三 莫桑比克人口结构(2010年)。

年龄段0-1415-64>65自然增长率
比重(%)44.1532.91.8

材料四 马普托(25.9°S,32.6°E)和利欣加(13.3°S,35.2°E)气候资料


(1)根据材料二判断,赞比西河流域开发的主要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与上游河段相比,莫桑比克境内赞比西河的水量季节变化_______
(2)莫桑比克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人口问题突出表现为_______
(3)利欣加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马普托纬度高于利欣加,但年均温却相对较高,试分析马普托年均温高于利欣加的原因__________
(4)莫桑比克被誉为世界“腰果之乡”,简述其发展腰果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5)莫桑比克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5%.粮食不能自给。简述该国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