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甲),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问题。

(1)如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①③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a、b、c、d四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试说明原因。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位于________处,试说明原因。
(4)根据图甲判断,该城市未来人口再生产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婚配性别比是指在初婚市场中,某年龄段可供选择的男性与女性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2010~2060年我国城乡大龄未婚人口(33~40岁)婚配性别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农村和城镇大龄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分别从2051年和2045年开始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增速B.生育观念C.生育政策D.外来移民
2.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加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城镇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农村B.城镇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农村
C.农村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城镇D.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
3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以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该国外籍人口占88.5%。赞比亚是非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铜矿开采和冶炼为主的矿业占该国经济的重要地位。但该国制造业较落后,约三分之二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表为2018年世界部分国家人口统计表。



(1)材料中,世界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以人口迁移为主,代表国家是______(填国家),其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有______。另一类以人口自然增长为主,代表国家是______(填国家),其人口增长快的原因主要有_____
(2)材料中,德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型,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中,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加明显,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2020-08-1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读下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增长、人口构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也折射出一个国家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


(1)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___国,指出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2)根据表中资料说明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3)老年人口抚养比(ODR)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老年人的人口数,是反映青壮年负担状况的指标之一。衡量一个国家青壮年负担状况,除考虑老年人口抚养比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A国ODR大于C国,但A国青壮年负担比C国小,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其主要原因。
(4)分析C国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和人口发展趋势。
5 .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1982~2007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据此完成问题。

导致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原因有
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②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
③外来青壮年的大量涌入                                 
④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9-07-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读下列有关我国人口信息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从2014年开始,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的“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国很多省市开始实施“单独二孩”的政策。


2016年1月,我国全面实施放开二孩政策。


(1)据图概述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2)根据材料预测2013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并阐明原因。
(3)概述发展中国家从2000—2010年间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结合人口金字塔的类型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2018-03-26更新 | 548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泰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市2001-2011年人口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11年该市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该模式的特点有______
(2)2004-2007年,该市总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是____,原因有______
(3)若保持2004-2007年总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可能对该市产生的不利影响有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