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ABCDE反映的是         过程,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         
(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         ,简述其成因。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指出图乙中甲属于         国家,乙属于         国家。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特点。
2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上海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近几年,由于上海市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了上海市的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市区依托黄浦江西岸,向北、西、南三个方向延伸,此外还兴建了大批的卫星城并建立浦东新区。



(1)从1993年开始,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D.原有人口基数小
(2)目前,上海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原始型B.传统型
C.过渡型D.现代型
(3)上海市总人口不断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突出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4)下列不属于促进上海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是( )
A.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B.拥有发达的铁路网
C.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D.能源矿产丰富
(5)关于人口迁移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 )
A.缓解了迁入地的人地矛盾
B.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C.促进了迁入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产生一些环境问题
D.有利于加强迁出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促进迁出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6)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城市化会带来哪些问题?
(7)从城市等级的大小与服务范围的关系角度,分析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5-07-1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平湖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
3 . 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ABCDE反映的是        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        
(2)图1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        ,简述其成因。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图2中甲属于        国家,乙属于        国家。
(4)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       )
A.甲——A                 B.乙——C               C.甲——B              D.乙——F
2020-05-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二中、要塞中学等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ABCDE反映的是______过程,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
(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简述其成因。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指出图乙中a属于_________国家。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对该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b属于_____国家。目前,人口从________国迁移___国。
2018-04-2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蠡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读我国2005年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右图是我国不同时期三个年龄组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能正确反映《我国2005年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对应时期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在人口金字塔图中,有几处明显的凹陷处,其中影响M处的成因是(  )。
A.战争B.自然灾害
C.经济水平D.人口政策
3.在人口金字塔图中反映出我国当时人口面临的问题是(  )
①青少年入学困难
②人口就业压力大
③社会福利负担重
④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90年和2010年内蒙古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人口比重
2.1990年内蒙古劳动年龄(15-60)人口结构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A.计划生育政策大力推行B.大量人口迁往东部沿海地区
C.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吸引大批劳动力迁入D.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
7 . 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90年和2010年内蒙古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青壮年人口比重B.少儿人口比重
C.人口性别比D.老年人口比重
2.1990年内蒙古劳动年龄(15-60)人口结构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A.大量人口迁往东部沿海地区
B.计划生育政策大力推行
C.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
D.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吸引大批劳动力迁入
2018-01-0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18届高三12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我国中部省份某村人口年龄构成,其成因最可能是当地(       
A.死亡率下降B.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C.外出务工D.乡镇企业发展
9 . 总和生育率,有时也简称生育率,是指一个人口群体的各年龄段妇女生育率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一名妇女在每年都按照该年龄段现有生育率生育的假设下,在育龄期间生育的子女总数。一般来讲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读中国总和生育率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以下关于①~④各时段总和生育率变化与相应成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大幅下降—自然灾害
②—猛烈反弹—经济恢复,生活及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③—低位徘徊—计划生育与抚养孩子成本下降
④—逐渐下降—“单独”二孩政策实施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2.图中反映的人口现状对我国的影响,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能使我国充分享受人口红利B.对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挑战
C.对中小学教育造成巨大压力D.不利于传统水稻种植业区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10-11高一下·江西吉安·期中
10 .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人口转变速度较快,因此,人口再生产已经基本实现由图中  阶段向  阶段转变,属于         模式。
(2)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3)在Ⅰ期(        )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2011-05-09更新 | 3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江西省安福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