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读下面“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②两曲线的数值差值表示人口的____________。
(2)图中A阶段,人口的出生率__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
(3)图中C阶段,人口的出生率__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
(4)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________阶段。发达国家一般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________阶段。我国由于大力开展________工作,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速度较________,已属于或接近于人口增长模式的________阶段。
2 .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粗线表示人口出生率,细线表示人口死亡率,则/////部分表示__________
(2)图中A阶段,人口的出生率_______,死亡率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3)图中B阶段人口增长模式“ __________”。
(4)图中C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速度都_____,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人口年龄结构呈现________趋势。
(5)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大力开展__________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
10-11高一下·吉林延边·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3 . 2015年元月6日,是我国大陆“13亿人口日”,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汇,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
A.人口基数大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人口死亡率低D.国外人口迁入
2.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我国(   
A.养老保险制度较为完善B.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D.人口再生产处于“传统型”阶段
2016-11-26更新 | 105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年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9-10高一下·河南焦作·期末
4 . 下图提供了某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试解释该国家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根据图Ⅰ和图Ⅳ内容,分析该国的人口问题。
2010-07-06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南焦作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卷
5 .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ABCDE反映的是         过程,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         
(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         ,简述其成因。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指出图乙中甲属于         国家,乙属于         国家。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特点。
6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上海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近几年,由于上海市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了上海市的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市区依托黄浦江西岸,向北、西、南三个方向延伸,此外还兴建了大批的卫星城并建立浦东新区。



(1)从1993年开始,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D.原有人口基数小
(2)目前,上海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原始型B.传统型
C.过渡型D.现代型
(3)上海市总人口不断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突出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4)下列不属于促进上海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是( )
A.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B.拥有发达的铁路网
C.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D.能源矿产丰富
(5)关于人口迁移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 )
A.缓解了迁入地的人地矛盾
B.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C.促进了迁入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产生一些环境问题
D.有利于加强迁出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促进迁出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6)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城市化会带来哪些问题?
(7)从城市等级的大小与服务范围的关系角度,分析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5-07-1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平湖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
7 . 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ABCDE反映的是        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        
(2)图1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        ,简述其成因。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图2中甲属于        国家,乙属于        国家。
(4)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       )
A.甲——A                 B.乙——C               C.甲——B              D.乙——F
2020-05-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二中、要塞中学等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90年和2010年内蒙古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人口比重
2.1990年内蒙古劳动年龄(15-60)人口结构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A.计划生育政策大力推行B.大量人口迁往东部沿海地区
C.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吸引大批劳动力迁入D.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
9 .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ABCDE反映的是______过程,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
(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简述其成因。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指出图乙中a属于_________国家。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对该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b属于_____国家。目前,人口从________国迁移___国。
2018-04-2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蠡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读我国2005年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右图是我国不同时期三个年龄组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能正确反映《我国2005年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对应时期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在人口金字塔图中,有几处明显的凹陷处,其中影响M处的成因是(  )。
A.战争B.自然灾害
C.经济水平D.人口政策
3.在人口金字塔图中反映出我国当时人口面临的问题是(  )
①青少年入学困难
②人口就业压力大
③社会福利负担重
④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