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自然增长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9 道试题

1 . 总和生育率是指某个国家和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平均生育子女数。人口学认为,总和生育率要达到2.1,才能保持人口数量长期稳定;从长期来看,若总和生育率低于2.1,则总人口数量将会下降。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之前的6.0左右,降至1990年的2.0左右,再降至2010年的1.5左右,2021年仅1.15,2022年不到1.1。随着1962—1975年高生育率时期出生人口进入老年,人口萎缩速度将明显变快。下图示意中国2000—2022年总人口年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判断(     
A.2012年总人口数量达到峰值B.2022年总人口数量达到峰值
C.2012年总人口年变化量达到峰值D.2022年总人口年变化量达到峰值
2.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之前的6.0降至1990年的2.0左右,说明该时间段(     
A.人口负增长B.人口增速放缓C.人口老龄化D.人口红利消失
3.下列因素中,可能导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有(     
①总和生育率下降   ②死亡率下降   ③人口迁移量下降   ④死亡率上升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 . 总和生育率是指妇女在育龄期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数,数值低于2.1为低生育水平。过去10年,我国相继实行了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全面三孩政策,总和生育率虽微幅增加,但并未达到理想的政策效果。2020年我国的家庭户平均规模已跌破3人,低至2.62人。下表示意2000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与平均生育年龄变化(生育率单位:个。生育年龄单位:岁),一般女性育龄范围为15~49岁。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全部第一孩第二孩第三孩及以上
总和
生育率
平均生育年龄生育年龄中位数总和
生育率
平均生育年龄总和
生育率
平均生育年龄总和
生育率
平均生育年龄
20001.2226.2931.70.866824.830.288229.060.065630.94
20101.1828.4433.00.728126.650.381230.830.078533.44
20201.3028.9834.00.625827.220.534630.330.135931.73
1.2000—2020年我国人口生育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生育水平波动巨大B.多孩家庭明显增加
C.生育年龄延迟加剧D.育龄女性数量暴增
2.导致2000—2020年第二孩总和生育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B.养育成本
C.受教育程度D.人口政策
3.目前全国总和生育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的直接原因是(     
A.育龄妇女人数减少B.第一孩的总和生育率下降
C.平均生育年龄减小D.第三孩的总和生育率下降
2023-12-25更新 | 235次组卷 | 5卷引用:1.2 人口迁移(分层练)-【讲义+分层练】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优质资源(人教版2019必修2)

3 . 下表为四个国家某年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英国1.161.02
巴西1.90.7
意大利0.941.03
尼日利亚4.231.8
1.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英国B.巴西C.意大利D.尼日利亚
2.意大利的人口增长状况会导致其(     
A.就业压力加大B.社会治安恶化C.养老负担加重D.生态破坏加剧
3.尼日利亚人口出生率较高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政策支持B.生产力水平较低C.医疗水平较高D.自然资源丰富
2023-12-1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

4 . 抚养比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安徽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之一,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总人口为全国第九,但2022年其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0.9%,首次出现负增长。下图示意2010~2022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龄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22年安徽省常住人口(     
A.总人口数呈现缓慢减少趋势B.0~14岁人口比例持续下降
C.少儿抚养比低于老年抚养比D.已步入老龄化且显现少子化
2.2022年安徽省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可能是因为(     
A.医疗卫生条件差B.外出务工人员比重较大
C.环境污染较严重D.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低
3.为缓解安徽省目前的主要人口问题,下列措施最合理有效的是(     
A.积极承接所有产业转移B.分散城市职能和人口
C.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D.加大煤炭等资源开发
2023-12-16更新 | 54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单元测试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 . 下图是2020年我国某乡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的0~5年龄段人口人数明显偏少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     
A.经济发展提速B.生育观念转变
C.育龄妇女较少D.突发天灾人祸
2.该地主要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合理的是(     
A.新增人口多,实行计划生育B.迁入人口多,严格户籍管理
C.就业压力大,加强技能培训D.劳动力短缺,鼓励返乡创业

6 . 我国于1971年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确立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2015年10月29日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2021年5月31日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图示意1950~2016年我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及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5年我国0~14岁人口数量再次出现小高峰的原因是(     
A.改革开放政策促进经济发展B.招商引资促进外籍人口迁入
C.人口流动频繁导致生育率高D.上一次婴儿潮已到育龄阶段
2.2015年10月29日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说明(     
A.社会保障体系完善B.男女比例失衡严重
C.人们生育观念转变D.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3.我国1971~2021年间生育政策不断调整,有利于(     
A.改善我国人口结构B.促进人口均衡分布
C.应对人口的老龄化D.调整三大产业结构
2023-12-12更新 | 40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十年来中国人口(     
A.机械增长率先增后减B.总量显著减少
C.自然增长率波动下降D.年龄结构优化
2.未来中国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劳动力质量下降B.消费能力下降
C.男女比例失衡D.养老负担加重

8 . 表为我国北京市、上海市、辽宁省的人口资料表。完成下面小题。

()
2020年末(万人)
2021年末(万人)
2021年出生率()
2021年死亡率()
2021年自然增长率(>
北京市
2 189.02188.66.355.390.96
上海市2487.1
2 489.4
4.67
5.59
-0.92
辽宁省4 259.14 229.44.718.89-4.18
1.影响上海市2021年人口迁移大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大型工程的建设B.世界级大型工厂的引进
C.生态环境吸引力强D.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
2.辽宁省2021年的人口死亡率远高于北京市和上海市,主要原因是辽宁省(     
A.医疗卫生体系完善B.气候温暖湿润
C.老龄化严重D.科技水平高

9 . 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照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年龄。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我国人口中位数变化的主要原因(     
A.人口性别比变大B.国际人口迁移C.人口出生率降低D.城市化水平提高
2.各国人口年龄中位数(     
A.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龄化程度B.随时间推移呈不断上升趋势
C.与经济发达程度呈正相关D.到2050年时中国和印度差异缩小
2023-11-28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人口(高频选择题60题)(4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10 . 下图示意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六普)和第七次人口普查(七普)人口增长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重庆市的人口增长特点是(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
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增长减慢
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D.“七普”人口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2.“七普”人口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值的省区(     
A.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B.大多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省区
C.工业化发展程度较低
D.“六普”增长率也低于全国平均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