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自然增长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2019年1月25日,某国卫生部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该国外籍劳动者达146.0463万人,约占该国人口1.15%,这是该国近几十年以来的最高纪录。2008年该数字约为49万人,十年增至三倍。目前,该国人均退休年龄约为70岁,下图为该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可能为(     
A.美国B.德国
C.日本D.俄罗斯
2.该国接纳外籍劳动者数量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该国经济收入高于其他国家B.近几年该国海外企业大量回迁
C.该国劳动力严重短缺D.该国接纳外籍劳动者政策的实施
3.据材料推测,该国未来一段时间为应对该国人口问题,比较有效的措施是(     
A.鼓励本国企业大量外迁B.放宽外来移民的政策限制
C.加大鼓励生育的政策支持D.继续延长退休年龄

2 .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常住人口为84748016人,较第六次人口普查增长了7.74%。下图为“江苏省各地级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次人口普查期间,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     
A.南京B.徐州C.盐城D.苏州
2.苏南与苏北、苏中相比,十年间人口比重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生育政策B.高新技术产业C.生态环境D.机械增长
2021-08-18更新 | 24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沐阳如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线上8月)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中国、美国、印度三国人口平均年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的国家是(     
A.中国、美国、印度B.中国、印度、美国
C.美国、中国、印度D.美国、印度、中国
2.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平均年龄曲线呈现图示变化规律的原因(     
①甲国经济增速放缓,人均收入低于乙国   ②乙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出现负增长   ③甲国人口净迁入,且迁入青壮年为主   ④乙国经济发展快,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7-28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十堰一中 2021 届高三仿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021·江苏·零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劳动年龄人口”是社会总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的人口,国际上一般把15-64周岁列为劳动年龄人口。下图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变化及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峰值最有可能出现在(     
A.2000年B.2005年C.2013年D.2047年
2.我国的人口红利正逐渐向人才红利转化,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素质及健康水平提升B.城镇化的进程加快
C.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D.大量海外人才涌入
2021-06-2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1年高三模拟信息卷(一)地理试题

5 . 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于2020年11月1日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通过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     
A.青少年人口比重持续增加B.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
C.乡村人口比重持续增加D.人口增速逐渐加快
2.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地区(     
A.人口密度持续增大B.人数变化主要来自自然增长
C.人口数量先减后增D.环境变迁是主导影响因素
2021-06-09更新 | 23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一中2021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6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8亿人,比2010年增长了7206万人,年均增长率0.53%;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人口地区分布差异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各地区人口数量变化比重统计表(单位:%)

区域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占比(%)

39.93

25.83

27.12

6.98

变化(%)

+2.15

-0.79

+0.22

-1.20


1.我国人口近十年来增长缓慢的原因(     
①育龄妇女人口数减少   ②生育政策的调整   ③养儿防老观念发生转变   ④养育成本提高
⑤人口老龄化严重   ⑥受教育年限延长,婚育年龄拖后
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
2.引起东北三省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老年人“候鸟式迁徙”B.矿产资源枯竭C.经济发展速度缓慢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3.根据人口数据分析,我国今后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适度降低城市化水平,解决城市化问题
B.控制东部人口数量,鼓励人口向东北部地区迁移
C.继续控制人口增长,采取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D.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
2021-06-07更新 | 419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2019年全国及安徽、浙江、四川、广东四省区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全国相比,人口抚养负担较重的省区是(     
A.甲、乙B.丙、丁C.甲、丁D.乙、丙
2.造成四个省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经济差异B.医疗卫生条件差异
C.生育观念差异D.养老保障制度差异
2021-05-31更新 | 30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8 . 201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0.48‰。在内地31省市中,东北三省出生率垫底,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出生率分别为6.45‰、6.05‰、5.73‰。下图为2014-2019年全国总出生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6年我国人口出生率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     
A.国家生育政策B.生育观念改变C.经济发展较快D.人口增长惯性
2.东北三省人口出生率全国最低,说明东北地区(     
A.人口迁入增多B.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
C.劳动力平均年龄偏高D.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3.下列因素中,对我国目前低生育率影响最不明显的是(     
A.育龄妇女年龄B.教育成本C.就业环境D.二孩政策

9 . 较高水平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促进经济增长,被称为“人口结构红利”。而国民的受教育水平提升使人力资本得以优化,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被称为“人口质量红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人口质量红利”比较,“人口结构红利”(     
A.容易因时间推移丧失优势B.利于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C.无法通过鼓励生育来实现D.劳动者就业机会更加充足
2.提高“人口质量红利”的合理举措是(     
A.限制高学历人才的流动B.加强从业人员业务培训
C.大幅扩大高校招生规模D.制定法律延迟退休年龄

10 . 自全国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以来,从政策效果看,远低于预期,为促进入口均衡,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2016年启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篆,时间相隔不到三年。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含预测),握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B.我国人口减少明显C.育龄妇女人数少D.生育意愿降低
2.下列年份中,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65年B.1980年C.2015年D.2035年
2021-05-12更新 | 44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5月第二次质检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