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0 道试题

1 . 根据七普数据的人口预测和《世界人口展望2022》中各国方案的预测结果,我国人口负增长速度将始终快于欧洲,并将在2050年超越日本、赶上韩国,成为世界上人口负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下图示意未来我国年净减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未来我国人口负增长的特征主要有(     
①持续时间短②发展速度快③缩减规模大④回弹难度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未来我国人口负增长速度将始终快于欧洲,可能是因为欧洲国家(     
A.人口国际性迁移水平较高B.人口出生率普遍快速上升
C.人口自然增长率回升较快D.人口死亡率持续快速下降
2023-12-26更新 | 25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押题猜想卷02(浙江专用)
2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为人口发展模式图。

材料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深入挖掘了中华美食所根植的地理环境与文化渊源。广东人经常喝的凉茶,内含降火作用的草本植物。四川人喜欢吃麻辣火锅,必备底料具有祛湿功能。北方人喜吃面食,南方人则更爱米饭,形成我国“南米北面”的饮食差异。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规模,其中②④曲线分别代表________
(2)请用以下词汇描述D时期的特征(高/低/上升/下降/扩大/缩小/稳定):出生率____、死亡率____、自然增长率____、人口规模____
(3)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现在正处于____(A/B/C/D)时期。
(4)造成广东和四川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植被
(5)四川人饮食偏麻辣,当地的传统民居吊脚楼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影响四川饮食文化、传统民居的地理因素。

(6)简析“南米北面”的饮食特色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2023-12-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陆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3 . 有关人口发展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人口发展模式图。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规模,其中②④曲线分别代表________
(2)请用以下词汇描述D时期的特征(高/低/上升/下降/扩大/缩小/稳定):出生率____、死亡率____、自然增长率____、人口规模____
(3)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现在正处于____(A/B/C/D)时期。

材料二:20133月发布的《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政策》指出,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综合研究,北京综合承载力进入危机状态。读数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规划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
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人口数量2300万人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多可容纳的人口数量3000万人
(4)从表中可知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是____万人,人口合理容量是____万人。
(5)北京所在的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矿产富饶的地区。近年来,北京设定了“天花板”,北京设定人口“天花板”的最主要限制性资源是(     
A.水资源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D.生物资源
(6)提高北京资源环境承载力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②提高生活消费水平③解决北京水资源、生态、交通等问题④向其他地区移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7)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以正房为尊,两厢为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体现了(     
A.君主为中心的思想B.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C.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D.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
(8)以四合院为代表的地域文化区为(     
A.江南水乡文化区B.华北平原文化区
C.东北黑土文化区D.黄土高原文化区
2023-12-2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等级)试卷
4 . 读下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构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也折射出一个国家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

2005年A、B、C三国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

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年龄构成(%)城市人口比重(%)人口/每公顷耕地人均GDP(美元)
0~14岁≥65岁
A国9101518880.227460
B国258364283.32800
C国4116443165.3710
(1)表中A、B、C三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国,这类国家一般为____(“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2)三国中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的是____国。根据表中“人口/每公顷耕地”一栏的信息可以推算,三国中人均耕地资源最匮乏的是____国。
(3)根据表中资料说明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4)分析C国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和人口发展趋势,对该国的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2023-12-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南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5 . 下表为四个国家某年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英国1.161.02
巴西1.90.7
意大利0.941.03
尼日利亚4.231.8
1.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英国B.巴西C.意大利D.尼日利亚
2.意大利的人口增长状况会导致其(     
A.就业压力加大B.社会治安恶化C.养老负担加重D.生态破坏加剧
3.尼日利亚人口出生率较高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政策支持B.生产力水平较低C.医疗水平较高D.自然资源丰富
2023-12-1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

6 . 老龄人口超过10%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大于20%属于高龄社会;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达到60%为人口红利窗口开启;少儿人口比重低于20%即步入少子型社会。下图为中国、日本、苏丹、澳大利亚四国1950~2020年人口年龄结构演化轨迹图。读图完成小题。

1.图中关于人口年龄结构演化轨迹对应国家正确的是(     
A.①澳大利亚②苏丹③日本④中国B.①日本②澳大利亚③中国④苏丹
C.①澳大利亚②中国③苏丹④日本D.①中国②日本③澳大利亚④苏丹
2.参考图中人口年龄结构演化的规律,可推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年龄结构一般演化顺序是(     
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
C.④—②—③—①D.①—③—②—④
3.④国家人口年龄结构演化滞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生育观念B.经济水平C.生育政策D.医疗条件

7 .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二,下面为印度1993-2011年印度人口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所学知识及图文资料推测,印度人口特点不包括(     
A.人口基数大B.人口增长快C.老龄化严重D.人口分布不均
2.针对本国的人口特点,印度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①控制生育计划②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③发展经济解决就业④大量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3-12-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根据七普数据的人口预测和《世界人口展望2022》中各国方案的预测结果,我国人口负增长速度将始终快于欧洲,并将在2050年超越日本、赶上韩国,成为世界上人口负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下图示意未来我国年净减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未来我国人口负增长的特征主要有(     
①持续时间短②发展速度快③缩减规模大④回弹难度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未来我国人口负增长速度将始终快于欧洲,可能是因为欧洲国家(     
A.人口国际性迁移水平较高B.人口出生率普遍快速上升
C.人口自然增长率回升较快D.人口死亡率持续快速下降
3.若以效率换数量的措施来看,针对未来我国人口负增长问题我们应该(     
A.持续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稳步促进人力资源积累
B.彻底打破人口迁移流动壁垒,合理优化人口空间布局
C.多措并举提高人均消费水平,有效激发消费总量增长
D.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

9 . 人口洛伦兹曲线是指某区域人口累积百分比所对应的面积累积百分比的点所组成的曲线,如果人口的区域分布是均衡的,那么人口洛伦兹曲线是一条平分坐标轴的直线(见图中“绝对均衡线”)。如图示意东北三省不同年份人口洛伦兹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0~2010年,东北地区的人口(     
A.逐渐趋于集中B.逐渐趋于分散
C.先分散后集中D.先集中后分散
2.图中M~N表示的区域可能是(     
A.边远山区B.河流沿岸C.内陆地区D.城镇地域
3.有助于东北三省人口洛伦兹曲线接近绝对均衡线的措施是(     
A.推进乡村经济振兴B.引导人口向沿海迁移
C.加快第三产业发展D.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10 . 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为1961年后的首次人口负增长。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发B.生育能力大幅减弱C.育儿成本攀升D.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2.各地密集出台政策鼓励生育,最先影响的是(     
A.增加当地人口容量B.减缓人口老龄化
C.减轻目前社会负担D.缓解劳动力不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